当前位置:

主动“自找苦吃”,方能苦尽甘来

来源:红网 作者:韦竹立 编辑:田德政 2023-05-12 15:28:51
时刻新闻
—分享—

□韦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他在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新时代的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升干事担当本领,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些实绩,要学会主动吃苦、敢于吃苦,真正锻炼勇挑重担的“铁肩膀”“硬脊梁”,才能苦尽甘来、乐在苦中

学习思索之“苦”,找到智慧提升之乐。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条件相对困难,相较于课本知识,很多工作纷繁复杂,倘若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一些年轻干部很可能就会打退堂鼓,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智慧呢?答案是要多学习、多思考,主动多吃些学习思索之“苦”。要沉下心、静下心,像“挤海绵”一样充分用好时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理论体系、实践要求以及世界观、方法论等内容,加深对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把握,加深对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领会,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提升自身智慧和辩证思维能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从而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践行初心、履行使命。

乡土黄泥之“苦”,找到学用结合之乐。很多年轻干部文化水平高,有较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但往往“脚踩黄泥”的实践经历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够多,导致学用“脱节”。因此,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干部不仅要做到身在基层,更应实实在在地深入基层,挽起裤脚、迈开步伐,多乡土黄泥之“苦”,真正把“根”扎在广阔农村、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多深入田间地头、生产生活一线、百姓家中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倾心听、细心看、用心学,了解群众诉求、掌握乡土一线的实际情况,仔细发现在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过程中的“肠梗堵”,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多请教、多学习,改进工作方法、提升科学研判能力,使好政策能真正同实际相结合、同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相结合,在用心用情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锻炼成长,收获群众信任、赢得群众掌声。

多迎急难险重之“苦”,找到干事创业之乐。一些地方的年轻人对待工作存在拈轻怕重、讨价还价,亦或者独当一面、推动工作、应急处突的能力不强,根本原因是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干部,不仅要发挥好“螺丝钉”的功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迎急难险重之“苦”。要主动担当作为,多挑重担、啃硬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通过主动担当作为,在苦干实干中第一时间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大事小情,成长成为为民解忧的“政策通”、掌握实际情况的“活字典”和业务精干的“多面手”,从而真正提升干事本领、开拓创新视野、增长服务水平,找准奋斗方向、无所风雨前行。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佳绩,锻炼出肩挑重担的“铁肩膀”“硬脊梁”,真正实现乐在苦中、苦尽甘来,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来源:红网

作者:韦竹立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9/56/126463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