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琬情(郑州大学)
近日,广东广州一位身高170cm、体重286斤的大码女生乘坐高铁,硬挤坐进二等座的视频,引争议。当事人付女士介绍,因自己大体重,平时不敢出门或避免乘坐交通工具,害怕会被别人指点。但今年心态上有了些变化,想把之前不敢做的事情都做一遍,便决定挑战坐高铁。于是,她抢到二等座靠窗位置,但需要靠硬挤才能坐到座位上,整个人会被卡住,且卡得很疼。付女士表示,虽已尽量靠紧窗边缩小体积,但身体还是会超出座位打扰邻座。视频发出后,才发现有很多大码人群有同样的困扰,但也遭到了很多网友的不理解和谩骂。她想告诉大家,不是大码人群太少,而是怕影响到他人选择不出门或乘坐公共交通,都害怕打扰到别人。(10月24日 央广网)
大码人群肥胖背后的原因应被关注。因为一个人的体型,就会下意识地给他们贴上标签,这是一种偏见,也是一种无知。很多人对于大码人群持有不正确的观念,认为他们是不自律、不健康的表现。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肥胖并非都是不自律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激素紊乱等都可能导致肥胖。此事件的争议,让我们反思社会的包容性,在面对肥胖人群时,与其用刻薄的言语去攻击指责他们,不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锻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大码人群,我们需要重视的,不只是他们体型的特别,更是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和社会压力。大码人群的出行问题一直存在,但这个群体往往被忽视。大码人群出行的困扰应被正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达3亿。像付女士这样的经历,很多网友表示都曾有过类似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并不应该成为大码人群的常态。许多大码人群因身材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常遇到种种不便,他们可能无法舒适地坐进公共交通工具的座椅,或者担心会影响其他乘客,因而很少外出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些不便不仅影响他们的出行体验,还可能让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
大码人群的需求需要包容与尊重,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关注和解决其面临的出行困扰。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对于大码人群的偏见和歧视。在公共场所,我们既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也要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其次,于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来说,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是必要的。在高铁、火车等交通工具上设置一些宽敞的座位,或者提供折叠式座椅,也许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如何让大码人群更加舒适地出行,同时也能够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影响,这需要社会思考,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以及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回程的时候,付女士乘坐了一等座,但她表示并没有很宽松,只是刚刚好。她希望高铁能够针对大码人群,在商务座和一等座之间开设较宽敞一些的座位,这类人群会很乐意为此买单。这是一种呼吁,也是一种期待。期待大码人群未来能够更加舒适地出行。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琬情
编辑:胡书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