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湖南女子学院)
近期,“断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通常是指年轻人主动疏离一些亲戚关系的维护,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而最近,“一位重度抑郁女生被医生建议断亲”的新闻让断亲相关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在这个看似充满爱与关怀的社会,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感叹: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会选择断亲呢?当代年轻人的亲情观念究竟是怎么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位女生的抑郁并非只是她个人的问题,背后是这个时代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时代发展迅猛,信息更迭迅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年轻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压力,如学业、工作、恋爱等。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是独自一人在外打拼,在抗压过程中,家庭可能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支撑性作用,相反,给予更多的可能是压力,比如催婚、催生,或者要求他们追求更稳定的生活。于此,出于逃避的心理或减少麻烦的趋势,他们会逐渐减少与亲戚、家人之间的来往,逐渐忽略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亲的原因。
其次,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重心,亲情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然而,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逐渐盛行,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追求,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年轻人更加习惯虚拟的社交关系,亲戚可能只是逢年过节偶尔打个照面的存在,而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对于年轻人而言,家庭不再是完全的生活重心,忠于自己的需求才是第一位,这也导致了他们在面对家庭问题时,更容易做出断亲这样的选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小武在返乡的同学里发起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群组里,“和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的比例高达63.1%,20-30岁的90后大多数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说明青年断亲现象确实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在与亲戚交往中或父母沟通中,感受到的更多是负面影响时,断亲便成为了年轻人逃离家庭束缚与压力的一种方式。但家庭关系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寄托,长久的断绝关系可能导致孤独感加重,变得焦虑,更可能让原生家庭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走向破裂。当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年轻人都会选择断亲。事实上,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依然珍视家庭和亲情,他们愿意为家庭付出,为亲人着想。但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潮流来看待。其次,我们要从教育入手,让年轻人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亲情观。最后,我们要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的阴影。
当代年轻人选择断亲的现象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代在不断发展,相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家庭问题通常需要通过沟通、理解和妥协来解决,我们要更积极地尝试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在沟通与发展中寻求平衡,实现自我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李媛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