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慧 (郑州大学)
10月6日,杭州亚运会举行的“简约亚运、惠民亚运”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一组数据:亚运场馆在亚运之前就面向大众开放,预约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10月7日《光明日报》)
亚运惠民,场馆先行。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是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比赛场馆,以形似蚕茧的半开放设计备受运动员喜爱。“赛后这里不仅可以作为国际赛场,同时也是青少年攀岩研学基地。”中心总设计师黄会明说。杭州亚运会结束后,许多比赛场馆将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基地,大众化场馆将实现免费或低价收费开放。昔日城区的“边角余料”,正转化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亚运会运动场馆充分考虑亚运需求与市民需求,力求在比赛后最大限度发挥场馆作用,合理安排各项建筑的功能转换,实现可持续利用。
与此同时,作为亚运会主要承办地的杭州,社区升级改造也在同步推进。2023年杭州开展“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1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与此前进行的改造活动相结合,共惠及40余万住户。未来,杭州也将对改造的670个城镇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在亚运会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亚运会带来的福利,也将其转化为东道主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地保障亚运、服务亚运。
杭州亚运会从筹备到正式举办,始终贯彻落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精益求精推进场馆、保障、竞赛、推广等工作。“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空中花廊、绿色花园、花籽盲盒,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创意正点缀着杭州的大街小巷,成为市民观光打卡的新景点;千岛湖畔,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像一颗浮出水面的明珠熠熠生辉,拼接起赛道的374片赤松木板都是租借而来,节省了约900万元。以亚运为契机,杭州市政府着力打造绿色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向市民,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靓丽惠民的新答卷。
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盛会,实现了短期与长期、赛事与城市、市民与政府的双赢。看得见的是亚运场馆等设备升级,看不见的则是水乡杭城的文化遗产。亚运会给这座江南水韵的城市带来了别样的体育现代化元素,也让更多人享受亚运成果,参与城市建设。以重大事件为契机,杭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办好体育盛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给全世界留下了政通人和的美好印象。
钱江潮涌,风起东方。亚运的圣火从20世纪的北京传到了21世纪的杭州。亚运会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刻录下中国坚定有力的前进步伐。一场杭州韵味、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写照。美丽亚细亚歌声嘹亮,杭州之美意蕴悠长。
来源:红网
作者:徐文慧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