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意度调查绝不能止于“测评”

来源:红网 作者:王鸣镝 编辑:张瑜 2023-11-10 15:36:11
时刻新闻
—分享—

□王鸣镝

当前,不少部门单位用满意度调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评价工作作风的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少数基层部门单位在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出现打印“明白纸”注明“满意”“知道”等标准答案,回答“满意”“安全”可得现金奖励等怪相,导致满意度调查“变了味”。(11月9日《半月谈》)

满意度调查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通过发放“标准答案”、甚至现金奖励等“怪相”换取满意度的形式主义“闹剧”,不仅暴露了个别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弊病,更损坏了政府形象与公信力,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心。

事实上,在考核中增加“满意度调查”,其目的是为了畅通民意反馈的渠道,增加群众的参与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找出工作中存在问题与不足,为改进工作提供方向。然而,“满意”等形式主义歪风,让满意度调查沦为了“瞒上欺下”的“游戏”,事实再一次证明,满意度调查绝不能止于“测评”

“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根治“满意”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面对满意度调查,领导干部不妨放平心态、客观看待,从满意度调查中了解群众批评什么、关心什么、盼望什么,认真检视工作与群众期盼的差距和不足,进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同时,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满意。

然而,“讨满意”不是个“黑色幽默”。这一现象值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引以为戒。满意度调查,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动态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满意度调查方式,拓宽匿名测评、网络测评的渠道,避免测评里的“人情干扰”,少一些“数据依赖症”,多一些“实地调查”,走到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门,在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交谈中了解干部作风、洞察工作成效,才能挤干满意度里的“水分”。而唯有高扬处罚的利剑,以零容忍的态度、零死角的深度、零界限的力度,坚决刹住满意度测评中的不良风气,才能让满意度调查真正回归“本位”。

来源:红网

作者:王鸣镝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54/132485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