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摆拍女网红道歉:流量诚可贵,道德价更高

来源:红网 作者:银如洁 编辑:张瑜 2023-11-25 15:31:04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3.jpg

□银如洁 (湖南师范大学)

11月16日,网红“小逗逗”发布道歉信,称其为获取流量冒充骑手虚假摆拍送外卖的擦边视频及照片,给公众带来误解的同时损害了骑手群体形象,向所有骑手诚恳道歉。此类年轻女性身着骑手工服及丝袜送外卖的擦边视频及照片曾被自媒体解读为“新型卖淫模式”,经核实均为谣言。相关外卖平台负责人表示,各类虚假摆拍现象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将坚决维护平台及骑手群体的合法权益。(11月17日 白鹿视频)

互联网的便捷,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同时,通过互联网带来的流量又可以变现,其中的利益不免让人眼红。不同的自媒体往往有着不同的定位,有些靠着古朴的工艺出圈,有些靠着深厚的学术能力闪耀,还有些靠着真实的情感与受众共鸣……这些都是积极的传播,带给人正向的情绪或传达思考的力量。然而,也有的自媒体为夺眼球、博流量,选择别样的途径。该视频中的网红平时的拍照风格便颇为大胆,其发布的许多照片不免有擦边之嫌。而此次更是凭借外卖女骑手这一职业,大赚了一把流量。事实上,该网红的职业并不是外卖员,她在发布照片时也没有附上解释,引导受众进行低俗的联想,将所有的想象都留给了受众。

该网红固然是最先拍摄了此类照片和视频,但这些内容被广泛地传播,也离不开其他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许多营销号只因为看到这样的视频,也不去考究其真假,便迅速产出内容,解读起这类“新型卖淫模式”。传播此类言论的视频多了,潜移默化中对受众产生误导,更是对那些辛勤工作的外卖女骑手的不尊重。

若是放任此类言论疯长,必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外卖女骑手,兢兢业业工作,却还要受人议论。根据新京报智库发布的《2020外卖骑手职业报告》,外卖骑手中女性占比13%,其比例在近几年仍不断上升。由于固有的身体因素,许多女性的体力本就不如男性,其中不乏在生理期时还要承受加倍的痛苦。为了支撑家庭,大部分女骑手既要工作,又要带娃,已经很辛苦了。社会应看到她们的坚韧和努力,就算不赞扬她们的品质,起码也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她们。可在此类视频大肆传播后,却又没有开展及时调查的话,大家又会怎样看待女骑手呢?当判断力不够的人看到好看的女骑手时,他们会怎么想呢?“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论带来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视他人的努力于不顾,污名化他人的职业,却只为给自己的流量创造跳板,这样的行为是无耻的。

此外,大量传播的视频也会让一些判断力不够的女生误入歧途。视频中营造的环境:身着性感服装,一天轻轻松松送几单,便可赚取大量金钱。若有些女性自身缺钱,又存在惰性,看到此类视频后,价值观或许就会被扭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能会助长不正之风。

该怎样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呢?对于自媒体运营者而言,他们应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明辨是非。但单单靠内部意识引导行为,往往效力不够,还需要其他外部力量来推动才行。对于短视频等互联网平台而言,应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不允许出现低俗内容和虚假信息,一经发现便立刻将这些内容撤出平台,同时给予创作者一定警告。当然,相关法律部门也不能缺席,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法律应有一套严格制定的标准,这样才能从罚的角度减少低质量内容的生产。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多种版块,如该事件中的污名化特定群体,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通过擦边摆拍,自己获得了流量,那其他人呢?被污名化的群体凭什么来承受额外的伤害?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没资格要求人人都有情怀去坐冷板凳,但最基本的道德红线,绝不容逾越!

来源:红网

作者:银如洁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69/132953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