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刀”“假水”频现校园,学生安全该如何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费佳怡 编辑:刘昱 2023-11-30 17:33:23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费佳怡(苏州大学)

近日,一则小学生家长称“老师在校园内捡到藏刀圆珠笔后,提醒家长们进行检查”的视频广泛传播。视频中的藏刀圆珠笔形状与普通圆珠笔无异,但拧开笔身,里面冒出了锋利的刀刃。随后,“老师校园捡到藏刀圆珠笔”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榜,引发关注,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危险“刀具”进校园实在令人担忧。(11月28日 红星新闻)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叫“假水”的解压神器。该产品外观因具有迷惑性,有被儿童当成饮料误拿、误食的风险。检测发现,“假水”玩具普遍存在硼元素含量高的问题,有的甚至含有异噻挫啉酮类防腐剂,对儿童健康存在较大风险。

学生安全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他们缺乏判断能力,容易被看似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格外需要家长、老师的监督。从先前爆火的“萝卜刀”,到广受追捧的“笔刀”“假水”,校园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不禁让人质疑,这些商品究竟为什么会进入校园,并风靡一时?

危险玩具泛滥的背后,生产厂商是始作俑者。他们利用低龄儿童好奇贪玩的心态,甚至为了抢占市场,一味追求新奇的设计,比如为“萝卜刀”开刃,把刀具伪装成圆珠笔,选择美观但不健康的原料……生产者被眼前的利润蒙蔽头脑,只一味迎合市场需要,却丢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更令人发指的是,部分不良商家一心想着与家长老师斗智斗勇,企图用各种迷惑性的外观帮助危险玩具瞒天过海,这不仅加大了家长管控的难度,也扩大了潜在的风险。

据供货工厂负责人介绍,类似“笔刀”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电商平台上,“笔刀”往往会带有“防狼”之类的标识。然而,在青少年学习成长的校园里,“笔刀”的出现并不能产生任何良性作用,只可能带来潜在伤害。更耐人寻味的是,据报道,不少校园附近贩售的商家往往会把“笔刀”放在隐蔽位置,只在顾客询问的时候才展现出来。

商家明知“笔刀”“假水”不符合校园规范,却仍为了利益将其引进校园,不过是因为追责不到自己头上,所以不愿考虑后果罢了。然而,这是目光极为短浅的一种做法,他们看不到危险物品给孩子带去的伤害,也看不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商家私售危险玩具,营造不良潮流,看似与自己无关,实际上却在无形之中营造了一种崇尚暴力、损伤健康的校园氛围。当这所谓的“玩具”真的刺向孩子时,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市场的监管不力也在为危险玩具的泛滥推波助澜。危险玩具屡禁不止,经典款甚至“代代流传”,正是监管的放任滋养了商家的侥幸心理。一些玩具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却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货架上,也难免让有些网友问责质检局了。由此可见,面对潜在风险,相关部门不可听之任之,而应负起相关责任,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维护校园安全、抵制不良玩具,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更为紧迫的是收紧市场规则,落实责任主体,从根源上杜绝此类危险玩具流入学生手中。与此同时,生产厂商、贩售商家也应保持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确是非观,把安全问题真正放在心里。

保障学生安全是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不能再让这柄隐形的刀刃指向孩子了。只有多方努力,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才能有效解决危险玩具频现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费佳怡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74/133128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