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考研早起戴电击闹钟,固执的“吃苦”并非良性的拼搏

来源:红网 作者:冯欢 编辑:钟星月 2023-11-08 19:10:03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冯欢(湖南科技大学)

近日,陕西西安一女大学生为考研早起,在脚踝处戴电击手表设闹钟叫起床,睡12小时没叫醒却发现被电伤。当事人小文介绍,自己准备极限冲刺考研45天,因为从小就是起床困难户,睡着就很难清醒,为准备考研就买了电击手表。前一晚,她把手表设置6小时后电击叫起床。然而,手表并未能将小文叫醒,她睡了12个小时,醒来后发现自己被电伤。(11月7日 《济南日报》)

从新闻图片可以看出,该女学生脚踝部分大片红肿,且皮肤有明显破伤。很多网友纷纷感叹“羡慕的睡眠质量” “这太遭罪了”“考研人哪有不拼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几乎很少人关注到,该女生被电伤后仍要使用这种手表,只为考研上岸。诚然,考研人有种种心酸和无奈,但大家在心疼考研人的同时,很容易被这种固执的“吃苦”行为影响,将其当作是一种良性的“拼搏”行为。

而反观整个考研情况,类似这种“吃苦”的行为,依然较为普遍。很多备考生,每日学习十几小时,熬夜刷题。据《广州日报》此前报道:去年年底,杭州22岁小伙小磊为了考研,每天基本上都花15个小时埋头复习刷题,导致急性瘫痪,因时间耽误已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拼时间、抢分秒,不顾身体、不顾休息的复习情况确实是“吃苦”——几个月下来,人被“掏空”,身体变垮,甚至影响上考场。简单的道理,但少有人愿意“多让别人卷一会儿”。新闻中女生的经历让人心酸,但她却是千千万万个考研生的影子。据新东方《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数据:2010-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从141万人增长至474万人,14年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9%,基本与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增长率一致。用人单位对学历门槛的普遍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大军,考研越来越“内卷”化。

诚然,考试要脱颖而出,必须要下“苦”功夫,但下“苦”功夫,绝对不是折磨自己,早起贪黑,让自己能量迅速耗尽。新闻中的女生起床困难,很可能也与超负荷学习有关。根据相关医师专家对于“从小起床困难户”的解说,生物钟紊乱、长期精神压力的因素以及睡眠环境等是主要因素,也就是说,该女生对于“起床困难”的问题可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买电击手表被电破皮也依然不罢休,没有认清问题本质。

要知道,再难考的试,也不是要自己“作”自己,让自己吃不必要的“皮肉苦”或者精神折磨,考研不是比谁的“付出”多,非科学的“吃苦”行为是无效的。虽然要多花时间学习,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吃“苦”用在对的地方,提高学习效率,莫“自我感动式”学习。须知,有因才有果,要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自身竞争力,日积月累然后水到渠成。考研生应自省自己的“吃苦”行为,“我已经很努力了”,或许才是考研路上最大的谎言。

来源:红网

作者:冯欢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90/132422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