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曦(西南财经大学)
家长无偿献血100毫升,或向慈善机构捐款1000元可以加2分,在孩子小学入学时能起到正面作用……日前,有网友称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对新市民孩子采取积分入学政策,各公办小学根据积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家长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或捐款可以增加积分。12月11日,有媒体记者采访获悉,该情况属实。(12月12日 光明网)
积分入学是为了安排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入读公校实施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防止未成年学生因为户籍问题而无学可上。个人向地区进行申请,地区在总量控制、统筹兼顾、分类管理的原则下,按积分高低对其进行学校分配。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的心病,积分入学政策的出台,可以暂时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情况,只要努努力刷刷分就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与户籍生同等的教育机会,是对原有教育政策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武义县个性指标赋分标准包括居住情况、创业情况、投资纳税、发明创造、公益服务、人才引进和表彰奖励7项,共计200分。其中属于公益项目的无偿献血,每献血100毫升可得8分,每次最高可献血400毫升,隔半年可以再次献血,积分可累加最高限30分。家长向该县此项机构捐款满1000元可得2分,最高20分。单纯进行献血和捐款可以获得得分数便已经达到了50分之多。
献血、捐款不像发明创造需要脑力、门槛高,几乎人人都可以。试问哪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学校,那是不是所有的申请人都会献血都会捐款,到最后每个人都赚到了这50分。辛苦挣来的积分到最后成了基础分、无用分。明义上的自愿献血、自愿捐款,落地到现实生活中成了分分必争的必选项目。公益的基本原则便是自愿,只有内心真正意识到人人互助存在的重要性,才能使公益持续地发展下去。将父母的公益行为和孩子的受教育权捆绑在一起并不妥当,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倒逼公益事业的发展难以长久。
重新审视武义县的赋分标准,创业、投资、发明创造都是比较费时费力的项目,如果父母想让孩子读个好学校,必然会陷入无穷尽的内卷之中,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去研究专利,考证书,而这些对他们可能是无用的。外来务工人员本就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对于经济条件不好、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父母来说,本身需要普惠政策的支持,但积分入学反而会加重他们为子女提供教育条件的压力。
义务教育本是人人皆享的权利,应该一视同仁,积分入学政策作为暂时打破户籍和学籍捆绑现象的过渡政策,短时间内可以发挥效用,但我们仍急需一个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政策。将温暖的献血、捐款引入积分体系,变相将其与子女受教育权捆绑,是万万行不通的。
来源:红网
作者:王锦曦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