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妮(中国人民大学)
12月14日,“董明珠怒斥孟羽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得网友议论纷纷。在孟羽童离职的一年多后,董明珠再次提及这个曾被自己夸赞为“董明珠接班人”的年轻女孩时,却批评对方只是想借用格力平台当网红,并表示“只想着挣更多的钱跟行尸走肉没有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此话一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画大饼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钱不是梦想的话,那就只剩下幻想了”“老板和普通员工果然有壁垒”“放过打工人吧”等评论霸屏各类社交媒体。但冷静下来思考,网友站边孟羽童并不是认为其行为完全无错,而是自动将自己代入“打工人”的视角,群情激愤说到底还是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的矛盾。
董明珠的话和马云的经典名句“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异曲同工,功成名就的人当然可以谈理想、谈梦想、谈奋斗。对董明珠而言,赚钱已经不是她做企业的优先目标,如何让企业的名声打出去、如何真正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才是她首要考虑的事情。而对于大多数和“孟羽童”一样的网友来说,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谈理想、谈蓝图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实际上,董明珠和孟羽童的矛盾也是新时代千千万万个“老板”和“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时代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认知的不同,也影响着追求的变化。
在董明珠这一辈创业家拼搏的年代,是中国刚刚兴起、到处都是机会、一片欣欣向荣的时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背后离不开时代红利的助推,“下海经商”“个体经济”“读书改变命运”……洒下了汗水,理想主义就能开花结果。而在今天的时代,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大、内卷……年轻人汲汲营营十数年还在为工作、房子、家庭担忧,追求更幸福的生活、更合适的工作在他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不是没有理想,而是想要实现理想真的不能没有钱。
所以抛开孟羽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不谈,我很支持她跳槽辞职、继续读研的勇气和追求,我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知道她会不会为离开董明珠而后悔,但我理解她想要尝试更多、想要赚更多钱的想法,有谁不想多赚点钱呢?
时代带来的认知鸿沟现实存在,“老板”和“员工”也应作出努力、踏出第一步理解对方、体谅对方,有着相同奋斗目标、相同工作价值观的“员工”和“老板”才更能碰撞出火花。
之前听过这样一句话:“好的老板是对没钱的人谈钱,对有钱的人谈理想”,总之是要和员工谈他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灌输自己的想法、观念和经历。
为什么不能谈钱?金钱和梦想为什么要分开?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被问过很多次“你的梦想是什么?”很小的时候,大家的答案都是“宇航员”“医生”“为国家做贡献”……到现在,我听过最多的答案就是“暴富”“成为一个退休的富豪”“中彩票”“让朋友暴富包养我”……很多都和钱有关,而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些梦想功利,因为它确确实实代表着我、我的朋友、像我们一样平凡而普通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毕竟只有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才能去谈精神、去谈宏图。
现在早已不是谈“钱”色变的时代,作为茫茫人海中一个渺小的个体,年轻人想要追求普通、现实又功利的梦想,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必给他们背上理想主义的枷锁。
来源:红辣椒评论
作者:张佳妮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