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熠(山东大学)
年末,许多平台、媒体如期推出“年度榜单”,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天气、财经数据、电子产品等主题。诚然,这些“榜单”属于信息服务,能够便利大众生活。然而,还有一类有关电影书籍的榜单,需要我们的特别警惕。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有好多空白要补”“2023错过了好多”的焦虑。但某种程度上,文艺类作品的年终榜,何尝不是消费主义下的焦虑贩卖?
据《中国消费者报》,豆瓣日前接连发布了2023年度读书榜单“月光穿过盐粒”和2023年度电影榜单“光点与余晖”。《我在北京送快递》获年度图书,上野千鹤子为年度作者;《流浪地球2》获“评分最高华语电影”榜首,《奥本海默》获得“评分最高外语电影”,《漫长的季节》以豆瓣评分9.4的高分成为“评分最高华语剧集”第一名。
这类榜单常常按照“评分最高、最受关注”等等的某一类标准,选出前n名影片或书籍,仿佛没有看过榜单中名列前茅者,就是一种落后。然而问题在于,各家平台的数据来源不尽相同、用户基础也大有差异。其所选影片,也不能代表全体读者和观众。然而,一些平台为自身利益,在宣传时用上“2023年末榜单”,刻意模糊其数据来源的有限性。一些用户也会因此稀里糊涂地走一遍“上当、懊悔、收藏、吃灰”的流程。若经过理性考虑,实在是不必要的。
理性的角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感性和心灵层面的原因。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艺类作品本来就是见仁见智,强行根据评分为其排名,本身就有些可笑。如果一个人原原本本地读过某本书、看过某部影片,内心必然会对其价值有自我判断,且这个判断一经产生便很难改变,有人可能一辈子都是某部片子的影迷。这种时候,别人的评价如何,是最无关紧要的。更有甚者,常常会因为对文艺作品的意见不同,而吵得不可开交,于是总结榜单的行为就更无意义。“掏钱容易、割爱难”,正是这个道理。
不关注、收藏榜单,会有遗憾吗?
答案应该是否,根本原因是,书影这类精神生活食粮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对于日常的食物,我们都懂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道理,精神食粮也应如此。酸甜苦辣咸,人与人口味不同不代表食物的品质差异。真正的年终文艺榜单,存在于个体内心。如果精神食粮有榜单,那是不是也应该总结一下“年度食物榜单”?可以想象,到时豆腐脑到底要甜的还是咸的,又要引发一大波关于“身份认同”的俏皮话争论。
一方面,榜单可以看作萃取过的精华,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限制和束缚。实际上,当你接受了榜单,实际上就把自己“精神食粮”的选择权交给了书商、制片方、媒体、平台。饥可以不择食,但如今我们的文化产品不可谓不丰富,如果能自主挑选“食物”,一定有不一样的滋味。
再退一步讲,即便榜单的确总结了相对优质的电影书籍,我们就一定要根据榜单进行书影选择吗?或许有人会说,榜单代表流行,流行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这倒不假,没看过几部大流行片,互联网上下的有关讨论,定然是插不上嘴。但问题是,一定要插嘴吗?真心想要讨论的人自然可以讨论,不想参与的人也有绝对的自由。
而很多人之所以有“思想负担”,本质上是“害怕被落下”的恐惧心理在作祟,而这种心理多半也早与书影本身无关,只是一种时代急剧变化之下的社会心理缩影。城市化和互联网的快节奏让我们生活在洪流之中,常常来不及思考就做出决定,最终堆成收藏夹里的尘灰。
但我们都知道这并非我们的理想。我们需要更多样的文化空间,需要不止“流行”被讨论的土地;我们需要更包容的思想空间,需要除了互联网“身份标签”之外的存在被确认;我们需要更和谐的心灵空间,需要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精神生活也获得“不被抛弃”的权利。
再回到文艺类作品年终榜单的话题,其实我们多少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流量为王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需要生存——“年度榜单”,多么抓人眼球;如何排名,又是一波争论。自带流量的话题,自然不会没有人做。但说到底,这是平台经济的产物,是精心包装之下的“贩卖焦虑”,是实现从文艺情怀到平台流量变现的“完美闭环”。
作为消费者,榜单或许可以看看;作为单纯而真心的读者和观众,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影吧。
来源:红网
作者:郭恒熠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