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茜(中国人民大学)
裸辞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不少人心中都有一个“裸辞梦想”。我一直觉得,媒体在报道“裸辞”现象时,选择性地呈现了成功者“勇敢自由”的一面,而忽略了那些失败的裸辞者,对很多人形成了误导。在今年知乎出品的《荒野会谈》综艺节目中有一期就谈到裸辞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会因工作压力过大而选择裸辞,也许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非常勇敢的,是年轻时的一种冲动,是年轻人对生活的态度,甚至是对当今社会职场生活、工作的不满。但裸辞后,会面临怎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真的比之前的好吗?在我看来,裸辞本身没有错,错在我们不应把裸辞视为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勇敢的象征,裸辞是理性的选择,而不是感性的冲动。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刷到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梁田主动辞职,目前作为财经自媒体的陈溥江也在此前宣布自己裸辞,我们不能仅看到他们裸辞,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那些促使、支撑他们裸辞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底气”。梁田作为前湖南卫视主持人,主持过众多大型晚会和综艺节目,无论是名气还是金钱都比一般普通人多得多,即使裸辞一方面她面临失业的概率会较低,也许不会有湖南卫视这么优秀的大平台,但是在拥有更多自己生活的时间、自由支配时间外,还是有很多工作机会。陈溥江也是如此,他在宣布自己裸辞的视频中,就提到自己原工作单位年薪百万,有了足够的底气支撑他裸辞,并且人家已经在抖音等社交媒体拥有百万粉丝,转战自媒体领域并不会很艰难,也许挣得更多。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在说裸辞后自由时间更多,而忽略了裸辞背后真正的原因。
裸辞后的我们会面临的压力和痛苦也许是加倍的,很多人会说裸辞后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可以有更多的时候去看世界、享受生活,但快乐两个月之后呢,当钱花的差不多的时候,没有了经济来源,就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工作没有着落时,你还会感到快乐吗?在《荒野会谈》节目中熊浩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在没辞职之前,可能80%的痛苦都是来自于工作。辞职以后,100%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没钱。”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现实,也很准确,当你并没有那些网红、明星那么有钱、有资本去做这些事情时,就应该想到有一天钱花完的时候,没有钱的支撑,你还能再去享受生活,去追寻所谓的梦想。
呼吁媒体在报道裸辞现象时,不要习惯性地用“美颜框架”给裸辞加上滤镜,成功人士的裸辞,可能只是一种忽略了失败者的“幸存者偏差”,失败的裸辞者,可能连在媒体讲述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成为舆论场上的“失踪者”。多采访一些失败的裸辞者,才能更多地呈现裸辞现实,给带着裸辞冲动的年轻人一些冷水。失败者的教训分享,很多时候比成功者光环下的经验阐释更有价值。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在理性思考下同时又兼具勇敢的决心所共同促使的,绝不是作为逃避现实生活的手段。
来源:红网
作者:王曼茜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