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践行“四力”,展青春风采——2023西南交通大学记者节系列活动《新闻评论》课程学生作业展开展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晶晶 宁号洋 编辑:钟星月 2023-12-04 17:57: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2月4日讯(记者 刘昱 通讯员 王晶晶 宁号洋)践行“四力”,展青春风采,11月21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记者节”系列活动之《新闻评论》课程学生作业展,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6楼TA620展厅举办。

图片1.png

“西南交通大学记者节”系列活动之《新闻评论》课程学生作业展举办。

新闻评论课程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西南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推进“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展“国情教育,实践育人”,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过程中,实施“专业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建设的新闻传播核心课程教育的新模式。在课程专业学习中,教师带领同学走出校门,面向现实社会走向基层,了解真实的国情民生。学生参与到新闻现场调查、媒体生产、企业舆情监测、舆论引导等新闻活动之中。每年的课程展是学生走基层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成果的集中展示汇报,也是“西南交通大学记者节”的“保留节目

11月21日上午8点30分,此次课程展正式开始。今年的课程主题围绕“交通+传统文化”展开,课程负责人梅红老师作开场致辞,并回顾了各小组作品的制作过程,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冒着酷暑、不畏艰苦,践行“果毅力行”的校训,行走在各个铁路站点,了解大国交通的内涵,领会交通强国的精神。据介绍,在今年暑假三下乡的活动中,同学们带着与老师商讨确定的选题走出校园,走向各大铁路沿线,深入田间地头,带回新闻评论视频初稿。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同学们不断打磨,最终完成了要展示的作品。

图片2.png

课程负责人梅红老师作开场致辞。

此次《新闻评论》课程学生作业展,共计有十二个小组携作品参与。其中,《从“锈”到“秀”:旧火车拉动工业遗产新活力》,展示了四川省嘉阳小火车的蝶变之路,并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该组同学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曾三次前往嘉阳当地,对嘉阳小火车的“前世今生”进行探索,多次采访相关负责人以及当地群众,汇聚灵感与体会。作品《寻川江之声——号子传承还需在群众中“活”起来》的创作同学也曾多次前往当地,并且上门拜访当地的老船工。在展演过程中,该组同学将在调研过程中学会的“川江号子”真情重现,嘹亮、奔放、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将见证了川渝水路繁荣与变迁却又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带进了课堂,为在场所有人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演绎为非遗“活”起来贡献力量,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交通结合所迸发的强大生命力。《书香伴“书厢”,“程愉”在成渝》作品团队,前往四川省内江市、重庆市,探访5611/5612次绿皮火车的“列车书屋”,在沿途风景中感受古蜀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在老成渝线上思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慢火车”寻找新动力。《铁马行长路 茶续雅安情》团队深入走近成雅铁路,探究铁路开通对于茶马古道文化的助推,带动雅安新发展,开拓古道新路径,在文化与交通千年的奇遇下,书写茶文艺新时代篇章。各组同学用坚实的脚力、明亮的眼力、睿智的脑力、深耕的笔力践行“四力”,用镜头说话和新闻评论的方式表达时代命题。

图片3.png

互动环节。

课程负责人梅红、人文学院团委书记刘爽、图书馆特藏文献部杨永琪副研究馆员,以及人文学院黄昕恺副教授,作为评委分别与十二个小组展开了深入交流,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析。此外,各小组间相互观赏、相互学习、相互打分,也展开了对比学习以及讨论。最终,综合老师打分以及同学互评分数,作品《寻川江之声——号子传承还需在群众中“活”起来》获得了此次评选的第一名。该作品被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夏显波副馆长为获奖小组颁奖并合影留念。

图片5.png

夏显波副馆长为获奖小组颁奖并合影留念。

此次课程展结束后,还举行了影视实验中心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该基地由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与人文学院联合建立,旨在为培养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图片6.png

师生合影留念。

“‘四力是做好视频评论作品不可或缺的基石。要想做出好作品,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缺一不可。好的作品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打磨,在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这也是‘新文科培养的内在要求。”梅红表示,“课程展是对同学们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课堂与实践的双重引力,让原本困于文本的新闻评论课程展现出了新模式,玩出了新花样。这种全新的课程教育模式,让新闻评论真正地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为新闻学科教学发展打开了新思维,开辟了新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晶晶 宁号洋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96/133218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