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 (郑州大学)
今年10月份,“小马云”范小勤一家被远房亲戚“表哥”黄新龙带到永丰县城,卖大锅菜。范小勤今年16岁,已经上初中,每周一到周五住校,周末回到县城的店里,被大量人围观,合影、拍段子。他一般会配合拍段子,拍完之后会获得一些零食或者现金红包,但也有人把他当成了“玩具”。(12月4日 九派新闻)
“小马云”原名范小勤,是一个有着二级智力障碍的孩子。2015年,因为一张酷似马云的照片,他在网络上瞬间走红,被网络上称为“小马云”。现如今,童年时与名人“撞脸”的模样不再,可已是初中生的范小勤仍然被当做收割流量的工具,被各路博主路人围观拍照的样子令人唏嘘。
“小马云”最初的爆火,是一些人为了利益而不断炒作的结果。只因长相与名人马云相似,这个残障儿童被打造成了另类的网红,小小的他被安排着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和各种人合影,被“教”着说各种成熟的话,被设计出各种滑稽的模样来博取人们的眼球,从而谋取了巨大利益。一些网红公司抓住这些低俗趣味的“价值”疯狂炒作,来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却忽视了被流量控制的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毁灭了属于他的童真。
然而,这种表面的辉煌并没有真正改变范小勤的生活状态,为利而来的人不会关注“小马云”真正的需求。赚取利益后范小勤的智力障碍并没有被医治,甚至为了保持他与马云相似的面容,而打了生长抑制剂,目前16岁的他只有1.3米。追求流量无错,但应该适可而止,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牺牲孩子的健康都应该被抵制。
当然,“小马云”作为智力残疾的贫困残障儿童,被网络关注后确实改善了他一家的生活。但等流量逐渐消退后,无利可图的“小马云”也就被这些公司抛弃,又回到了村子里,被家人带着换取流量换取金钱,而他的人生依旧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
像“小马云”一样的残障儿童网红不在少数,被流量裹挟的残障儿童究竟出路在哪儿,除了改善经济条件,他们更需要社会对他们有更多的关心关注。在互联网时代,网友们应提高自身素质,对无脑炒作的热梗应及时制止否定,尊重残障人士的尊严。政府也应该对残障、贫困家庭更精准地进行帮助,网络应成为帮助他们的力量而不是消费他们的凶手,别让“小马云”们再被流量裹挟。
来源:红网
作者:王一鸣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