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典型案例震慑毒品犯罪

来源:红网 作者:张国栋 编辑:田德政 2024-06-27 14:59:40
时刻新闻
—分享—

□张国栋

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去年以来禁毒工作基本情况,同步发布10件典型案例,涉及毒品犯罪、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和相关次生犯罪、涉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释放了涉“毒”必严、涉“瘾”必惩、涉“未”必重的强烈信号。(6月26日《人民日报》)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彰显严惩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的一贯立场。二是彰显严惩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及次生犯罪的鲜明态度。三是彰显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决心。

无论如何,通过介绍“基本案情”,提点“裁判结果”、总结“典型意义”,昭示人民法院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场,反映当下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动向,阐明当前毒品犯罪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标准等,不仅对毒品案件审理以及提升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更将有力震慑毒品犯罪。数据显示,近年来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我国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且面临诸多新特点,涉毒问题的治理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以案释法、以案为鉴,在严厉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须利剑高悬、常抓不懈。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毒品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必须彰显法治威力,做到严惩不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再犯、累犯,必须依法从重处罚,形成更加有力有效的震慑。

另一方面,禁毒工作要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最大限度清除毒品的传播土壤。要健全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法律体系,严格管制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实现生产、经营、流通等各环节的动态全程监控、闭环管理,严密防范易制毒化学品流失。

此外,还要推动物流寄递行业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建章立制,消除走私、贩卖、运输、制作毒品行为存在的条件,力争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全社会应当携手同行,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打赢禁毒这场人民战争。

来源:红网

作者:张国栋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1/140403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