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AI伪造近7000张裸照:别让技术成为犯罪“帮凶”

来源:红网 作者:朱才清 编辑:田德政 2024-06-20 16:38:09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朱才清 (四川外国语大学)

近日一男子用AI伪造学生同事近7000多张裸照冲上热搜。犯罪嫌疑人白某某,原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员。他用AI“一键去衣”技术,深度伪造淫秽图片近7000张,再每张1.5元卖出。图片涉及女性人数多,包括学生、教师、同事。目前白某某已被提起公诉。(6月19日 光明网)

随着技术进步的不只有生活,还有犯罪。此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软件制作大量淫秽视频并传播,更有甚者提出“技术无罪论”。在本案中,白某某利用AI技术在短时间内伪造了大量淫秽图片,并将其作为牟利的工具。种种行为不仅践踏了技术伦理,更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值得深思的是,白某某所使用的“一键去衣”功能,原本只是正规绘图软件中的一个功能。然而,他却将这一功能用于非法用途,将正规技术变成了作恶的工具。这再次提醒我们,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意图和行为。有人用AI解疑答惑,有人用AI“一键去衣”。这起案件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严重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

针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表示,对于这种利用AI技术进行伪造和传播淫秽图片的行为,必须严惩。AI技术本应是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不是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实施犯罪的手段。专家也指出,这种图片实际上是深度伪造的结果,并非真的去除了照片中的衣物,而是通过模型和模组进行重新绘制。这种伪造技术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于AI技术运用,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此前已联合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因此,平台在开发和推广新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技术被滥用。

任何技术都必须被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内,一旦失控,将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利用新技术来非法牟利甚至犯罪。科技并无好恶之分,但能否向善必须得有所把控。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确保技术被正确使用,才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而不是成为伤害我们的凶器。

来源:红网

作者:朱才清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4/140172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