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人机也不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田德政 2024-06-21 15:35:29
时刻新闻
—分享—

□丁家发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产业服务范围已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成为大众消费娱乐新趋势、新潮流。然而,随之而来的无人机违规航拍航测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乱飞”活动,给我国家安全带来隐患风险。(6月20日 央视新闻)

现如今,无人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娱乐飞行设备,逐渐成为涉及各行各业的新生态服务工具。然而,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乱飞”活动,带来许多隐患和风险,特别是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令人堪忧。无人机“黑飞”“乱飞”不能无人管,亟待采取措施强力整治,让其在合法的航线上翱翔。

早在2018年6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正式实施。《办法》放宽了取得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的条件,由传统有人驾驶航空器设定的10项减少为4项。2009年以来还陆续出台了《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等规定。由此,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经营企业和驾驶员合格证数量,均呈爆发式增长。《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无人机运营企业达1.26万家。2021年颁发执照约2.1万本,2021年底全行业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达11万本。据民航局统计,目前我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达83.2万架,年飞行小时达到了千万小时的量级,其中民用无人机占主导地位。

然而,由于我国无人机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标准和监管规范尚在探索和健全中,尽管相关规定繁多,但多为临时性、指导性规定,加上审批程序、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相对滞后,无人机“黑飞”“乱飞”无人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了不少隐患风险。比如,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查处多起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涉密设施、敏感部位并在互联网进行传输、分享的案件,这些违法行为对军事设施和重要地理信息造成了失泄密隐患。尽管涉案人员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无人机“黑飞”“乱飞”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无人机不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现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禁止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无人机设备使用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禁飞区域,避免违法拍摄涉密场所。否则,一意孤“飞”,危害国家安全触犯刑法的话,就有可能带来牢狱之灾,到时再后悔就晚了。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无人机行业必须严控严管。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的民用无人机强制性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并完善配套措施,严格规范无人机的飞行行为;另一方面,依法加大对无人机“乱飞”“黑飞”的处罚力度。此外,大家也应提高国家安全意识,一旦发现无人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此,多管齐下,让无人机在合法的航线上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5/140207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