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播间卖假古董,新型“坑老”骗局亟待整治

来源:红网 作者:班莹颖 编辑:张瑜 2024-06-25 18:47:41
时刻新闻
—分享—

5854c583e13447c093971312f27a4306.png

□班莹颖(广西大学)

近日,直播间内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古董销售乱象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主播在直播间亲切地称观众“爸妈”,并以“避税”“避开监管”“人在海外,宝贝回国”和暗示珠宝文玩在二手市场的高回报率等为由,诱导消费者下单囤货。这些直播间的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多名受访者表示家中老人整日沉迷观看收藏品卖货直播,不惜花光养老金,贷款也要消费。(6月24日《法治日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情感空虚、认知水平低等特点,虚假宣传炒作,设置陷阱,拉近距离骗取老年人钱财。低价旅游陷阱、爱情陷阱、电信诈骗、“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等骗局屡见不鲜。

近年来,直播平台作为销售渠道的兴起,更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坑老”思路。主播们通过卖惨、编故事的方式暗示“宝贝”的价值不菲、收藏价值极高,再通过“暂时保管,上门回收高价”“手镯带翠,价翻八倍”等噱头吸引消费者,最后在一声声亲切的“爹妈”“快抢,顶不住了,还有3秒就抢没了”的情感裹挟下,老年人们的“钱袋子”逐渐被掏空。

然而,这些所谓的“古董”、往往都是经过精心伪造的赝品,毫无收藏价值。带货主播以高价买卖廉价工艺品的方式非法获利,这些行为是对消费者的严重欺诈,不仅骗走了老年人的养老金,还引诱老年人贷款消费。有人因此成了“老赖”,有人因和家人吵架被送去医院抢救,还有人家庭关系破裂,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电信诈骗。由此可见,直播间假古董骗局整治,刻不容缓。

直播平台应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对于涉及古董销售的主播,应要求他们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和真实信息,确保他们具备合法经营的资格。同时,平台还应加强对直播内容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涉及古董销售的直播行为,应明确其合法性和规范性要求,制定具体的监管措施和处罚标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家庭成员应重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侵害。家庭成员应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多陪伴老人,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社区可以组织文娱活动、科普讲座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当然,老年人也应不断学习,刷新自身知识结构,增强防骗意识。

总之,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共同防范、严厉打击各类“坑老”骗局,保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和身心健康,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

来源:红网

作者:班莹颖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9/140328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