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淇(浙江传媒学院)
近日,一段关于湖北仙桃暴雨后诊所进水、医生坚持穿雨靴接诊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视频中,积水几乎淹没小腿,医生却毅然决然地坚守岗位,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这一行为让当事人直呼“感觉医生特别负责,很感动”,也让众多网友为之动容。然而,在感动之余,我们也应理性思考,如何在灾难面前平衡医者仁心与医疗安全的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医生在暴雨中坚持接诊的行为,无疑展现了他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留在岗位上,为患者提供急需的医疗救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医生不顾无菌操作原则,直接在积水上给病人输液,这样真的负责吗?
暴雨过后,洪水中携带的大量病原微生物会对医疗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洪涝灾害会改变生态环境,扩大病媒昆虫滋生地,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如1998年长江特大水灾中,一万余名抗洪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感染流感。在积水之上进行医疗操作,无疑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医疗无菌操作原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基石,任何忽视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预知的伤害。
因此在肯定医生敬业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应呼吁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灾后医疗安全管理。医生在接诊过程中也应严格遵守医疗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医疗安全。在灾难环境下,医生可以采取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如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增加消毒频次、在可能的情况下搭建临时清洁区域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视频中医生在积水之上输液的行为,虽然出于无奈,但我们也应以此为鉴,提醒所有医务人员在灾难面前既要勇于担当,也要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医疗安全的关注和监督。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应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真相,既要弘扬正能量,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医疗安全意识,理性看待灾难中的医疗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袁子淇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