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近期,长沙部分影院开启电影退票机制,观影30分钟之内,观众可享退票福利,无需人工干预。据悉,该服务由简票集团提供,在电影开场(影票标注开映时间)后,30分钟内对电影或影城服务不满意,可以申请退票。审核通过后,由该集团全额退款,不影响影院的正常经营和票房收入。(1月12日 《现代快报》)
电影开场30分钟内,如果对电影或影城服务不满意,可以申请退票。长沙部分影院开启的退票机制,着实令无数观众叫好,甚至有网友称,希望能全国推广。
据悉,此退票服务由简票集团提供,而这家公司是专注于检票场景的媒体生态运营商。说白了,这是一家公司的“社会性试验”,与电影行业没有内在联系,即没有触及电影行业核心的产业链。简票集团也表示,此举不影响票房的正常经营和票房收入。由此可见,它根本不是电影行业摸石头过河的票务改革。
那么,如果真的是电影行业发起的、刮骨疗毒式的票务改革,就值得庆幸吗?恐怕也未必。诚然,“开影30分内可退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烂片,倒逼电影公司提高影片质量。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提防它的一些负效应。
首先,电影是否好看?往往取决于观众的欣赏水平、主观感受,很难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还有,你说它好看,我偏说它不好看,我就要在30分钟内退款,你能拿我咋地?没有标准,就等于是“无理由退票”,从这一点看,如何遏制恶意退票?需要认真考虑对策。
其次,既然设置了“无理由退票”,那么,退票数据就会纳入电影评价体系之中。如此一来,会不会造成一些黑粉先故意大量购票,然后再利用“无偿退票”来制造热点话题,降低电影的评分?也未可知。因此,“无偿退票”或将扰乱市场秩序。
再者,倘若我们真的实施了“开影30分钟内可退票”的机制,就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我们不愿见到的情景:出品方与创作者把精力全用在“前30分钟”,而忽视影片的整体,进而产出虎头蛇尾的影视作品。这岂不是与倒逼影片质量提升背道而驰?
我们都渴望全程无尿点的爽片。可是,有些时候,观众会被新片铺天盖地的预告所欺骗,最后无奈含泪看完烂片。受骗的观众只能用评分来表达不满,然而,大家既浪费了精力、时间及不菲的票价,也获得了糟糕的观影体验。现如今,长沙影院的“不满意可退票”服务,能让观众在遭遇烂片时及时止损,确实让无数网友眼前一亮。
我们支持观众满意度与票费挂钩的大胆尝试。但笔者还是要说,推行购票改革机制要谨慎一些,应安排稳妥的措施,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权衡观众、影院和电影公司等多方利益。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