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除“第一学历”之困,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切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钟星月 2024-02-27 20:15:45
时刻新闻
—分享—

□都大伟

2月26日,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每逢此时,有关“第一学历”的探讨就会活跃于网络平台上。考研出分季也常常会引出一些从专升本到985研究生的励志案例;但这个过程,也可能伴随着对部分研究生所谓“第一学历”的质疑。(2月27日澎湃新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学历”在今天并非为一个官方表述。2021年9月29日,教育部在答复网友留言“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时,明确指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但遗憾的是,这似乎并没有改变大众对“第一学历”的刻板印象。就在教育部的这条答复之后不过一个月,就发生了北大某博导因“第一学历”被985高校大四学生“嫌弃”的新闻。至于本科为双非院校的名校研究生在求职时遭遇学历歧视的新闻(如本科“出身”不好的清华博士求职遭拒),更是不时见诸报端。就在去年12月,《中国青年报》曾采访过所谓“第一学历”不佳的年轻人,他们即便考上了名校研究生,但在求职面试时依然遭到了HR的隐形歧视,以至于第一学历成为了他们的“伤疤”。观念的影响之大、水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第一学历”的此种影响力,可能主要来源于其在求职招聘环节所起到的筛选信号作用。在硕博生逐渐增加、“最后学历”为名校者显著增加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招聘成本,一道所谓“第一学历”的无形筛子可能不知不觉就会形成。之所以说其“无形”,是因为显性的“第一学历”指控将意味着可能触碰法律底线、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第一学历”的隐蔽性、观念性就此形成。

但“第一学历”之困,似乎并不止于求职领域。事实上,它带给个体的优越感或自卑心,多多少少蔓延到了社交、相亲等其他领域,衍生出曾经火爆一时的985相亲局。相当一部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体验是:在名校读研读博时,当被别人问及本科毕业院校,可能难以启齿。这就是“第一学历”观念的可怕之处:一个未被官方承认的、隐蔽的概念,通过群体效应和各种社会化的途径,层层加诸于己,以至于形成牢不可破的思想钢印,成为某种“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悲哀,并在继续传导中得以恶性循环。

如果深究“第一学历”之困,可能会发现,这一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其他种种观念的托举。我们的传统意识中讲求“天道酬勤”,认为勤奋而努力的人必然有所收获,也必然会在日后继续创造价值。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当然有很多逻辑漏洞:某一个阶段的努力,很难作为未来的精确印证;某一个方面的成绩,也很难直接用以预测其在其他方面的成绩;目前来看,包括考试在内的任何一种显性信号,都很难保证对真实能力形成精准的评价——这也正是教育评价改革在一直推进的重要原因。但“第一学历”表面上打着“天道酬勤”的幌子,其实恰恰在抹杀努力的价值。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承认。

“第一学历”的观念扩散,或许跟近几年“鄙视链”一词的网络扩散遥相呼应。当所学专业、兴趣爱好、消费习惯都可以被纳入某条“鄙视链”分出三六九等的时候,“学历”可能也会被有心无心分出三六九等。在过往高学历群体较少之时,会有硕博优于本科的“纵向学历主义”;在研究生扩招后,同一学历层次进行学校对比的“横向学历主义”则愈演愈烈。如果不打破“第一学历”之困,那么“鄙视链”之困的阴影也将继续挥之不去。

至此,我们可以认为,“第一学历”之困,远远不能用“降低招聘成本”来一言以蔽之地概括。“第一学历”也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群体的困境,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关注的困境——如果对这种观念听之任之,那么它终将会反噬到更多的人。而谁也不敢保证,更类似的“血统论”“出身论”会不会在其他领域继续探头。

对于相信“每一个阶段的努力都是平等的”的人来讲,破除“第一学历”之困,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切。这并非一时一事,而事关我们的长远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6/61/135658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