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评论方法论·青年谈 ①:公共性是网络评论的底色

来源:红网 作者:陈自强 编辑:张瑜 2024-03-11 23:01:56
时刻新闻
—分享—

网评方法论.jpg

【编者按】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期间,为增强网络评论学习交流氛围,助力网络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特邀国内高校优秀学子撰文,推出“网络评论方法论·青年谈”专题。

本文关键词:公共性

□陈自强(湖南工业大学)

从2021年初学习评论开始,我几乎每天都会阅读各家媒体的评论,学习其中的评论佳作,这也促使我尝试去总结它们的共性。“公共性”则在一片混沌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吸引着我伸出手去。

和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是公共产品,非孤芳自赏之文章,其不仅直面万千公众,行启迪、启蒙之功效,也直面澎湃之时代,既为时代做注脚,也为时代发出可贵且理性的忠告。具体而言,公共性是评论价值光谱的最亮点,也应融入评论写作的全过程。

首先,选题应当具有公共性。

选题是评论写作的起点。诚如有评论人曾言,“评什么比怎么评更为重要”。对选题的选择与把握,十分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水平。但从现实来看,有时存在一种不好的评论选题风气,即:对一些鸡毛蒜皮、个案的关注过多。这样的选题,其价值与意义让人存疑。这类作品注定了一诞生,就会被淹没在信息之海里。

选题的价值和公共性,正如《报纸的良知》所言,是“避免对琐事过分激动,主要谈论那些在文学、艺术和生活中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代,公共性更意味着评论的选题过程,应当是将自己与伟大时代联系起来的过程,要透过带着公共性的选题,去感受时代的呼吸,俯下身来,去触碰同胞流淌着汗水或眼泪的沟壑纹理。选题独到、精准的公共性,叩问着亟待进步的时代,这或许也是某些名篇时过境迁,仍旧熠熠生辉的原由吧。

其次,立意也应当有公共性。

通俗来讲,立意就是看待问题的视角,同一个新闻事件,就像一颗大树,从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的不同视角看它,都会有不同的观感,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在一堆人挤着在正面看时,绕到树的左边、右边,甚至后面。当然,另外一个立意的好方法是比较的视野,即当我们围着一棵树目不转睛地看时,脑海里永远还有一片森林。

立意的公共性,是王韬、梁启超、张季鸾“笔下有财产万千”、融入爱国情、救国志的文人论政;是以公民视角、启蒙姿态的理性发声。当下,正能量、建设性等新要素,被更加大规模地纳入立意考量的价值光谱。但我认为,在今天,评论立意的公共性,还应有别的考量。

去年,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因当地村民偷窃游客财物而闹上热搜。当时的舆论,更多的是口水式地反对地域黑。然而,作为故事的主角,当地村民近乎失声,也无人为他们辩解。

直到不久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吕德文教授发布文章——《迷笛摇滚节,要反思的不是当地群众》。他从当地村民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试想,如果普通村民都觉得迷笛音乐节的举办是自家荣光,出去都觉得脸上有光,他们会去‘拿’乐迷的东西么?”吕教授认为,“真正有意义的是,要让普通群众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我们是要讲公德,讲法治,但如果不能和人们的日常脸面结合起来,这些大词就会显得无比苍白。”这一新视角,让反思超越了狭隘的道德口水攻伐,让人们对乡土逻辑也多一份同情之理解。

是的,立意的公共性,还包括为“失声”者发声,尤其是是在今天,我们身边有大量像农民一样的网络失声者。

最后,论据和语言也需要有公共性。

网络评论毕竟不是论文,是面向最大范围公众或引导舆论或设置议题的公共读物,这也对评论写作提出了一个看似很简单但从现实观察来看却不容易的要求——要让公众读懂,并且不像论文专著那样,不用花太大力气就能读懂。

这就要求,网络评论中,在论据上,固然可以引用理论与名言,但不能成为理论的堆砌,不能过分“掉书袋”,并且适当地加以解释;在语言文字上,要争取以朴素的文字去承载高深的洞见,不让各种“祛魅”“建构”“窠臼”成为横在优质评论与公众之间的一堵墙。

或许,各种媒介技术加速迭代、奔涌向前,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公共性是评论永恒的底色,也是网络评论佳作共同的肌理与追求。

来源:红网

作者:陈自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55/136188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