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近日,有网友在民政部官网留言称,自己目前在未试点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湖南省工作,请假回家领取结婚证费时费力,节假日回去相关部门也不上班,建议将湖南纳入试点。对此,民政部社会事务司2024年2月29日答复称,待条件成熟,我们会积极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3月6日 澎湃新闻)
我国是人口流动大国,按照《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如此规定,让登记人来回奔波十分不方便,也相应增加了其负担。在大范围试点“跨省通办”的基础上,必须打通各地婚姻登记的信息壁垒,期待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婚姻登记和查询体系,以满足民众就近、便捷办理婚姻登记,早日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真正“为爱减负”。
1950年我国《婚姻法》实施以来,一直执行的是户籍地婚姻登记体制。这种婚姻登记体制在信息、通讯技术不发达的过去,可以防止婚姻登记管理上的一些漏洞,避免不法人员钻空子违反婚姻法规,从而保障婚姻登记安全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十分庞大,这一婚姻登记政策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4.93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其中,流动人口中15岁至35岁的人员占了总量70%以上,适婚人群占绝对比例。这么多流动人口如果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将是一个庞大的迁徙人群,来回折腾费钱、费时、费力,不仅增加登记人的经济等负担,也严重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
现行婚姻登记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改革。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国部分城市和省份就已经开始探索和尝试婚姻登记“全城通办”“跨省通办”,大大方便了民众就近结婚登记,既“为爱减负”也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可谓双赢之举。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21个省份已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但对于身处其余10个省份的居民而言,婚姻登记仍需返回户口所在地。因此,民政部应当密切关注民众对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迫切需求,在大范围试点“跨省通办”的基础上,修订婚姻登记制度,并采取一些务实和保障措施,让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早日成为现实。
一方面,须消除婚姻登记过程中各种信息壁垒,在各省市区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全面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婚姻登记和查询体系。对登记人的双方婚姻状况可以即时查询,凭身份证件就可以办理异地婚姻登记;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大对婚姻登记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工作,对个人的婚姻登记信息必须加以保密,千万不能滥用婚姻登记信息,或造成信息泄漏、被盗,导致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财产等损失。这样,才能充分保障登记人的合法权益,更加安全、快捷地办理登记手续。
总之,要让数据多跑路,民众少跑腿,尽快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让登记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婚姻登记机关,仅凭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便可以领到结婚登记的“红本本”。期待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