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喆 (河西学院)
自《我的阿勒泰》播出以来,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网友们直呼是如诗如画的风景,称它为“赛博吸氧剧”,在节奏缓慢、质朴有趣的剧情中,用骏马、雪山、草原、木屋……无声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5月10日 央广网)
在浩渺时空里,人生船帆难免遭遇波涛汹涌,每一颗漂泊的心,或深陷风雨洗礼,或踟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近日,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经过了连日的辗转和一夜的惊心动魄,妈妈张凤侠和女儿李文秀一路跋山涉水地到达了目的地,接待她们的哈萨克族人家的奶奶看到一身狼狈的二人问:汉人朋友怎么穿得这么破破烂烂?张凤侠笑着说:一路颠簸,没舍得穿好衣服,奶奶却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淡然的口吻给李文秀的内心掀起了一阵波澜,但被触动心弦的又岂止只有那故事中的人呢?
在当下的社会画卷中,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与跌宕起伏就业环境,为年轻人本就焦虑的内心平添了几分不确定性的霜寒。被生存的风沙磨平的沟壑,里面不止是对生活的热情,“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就像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迷航者的心灵灯塔,穿越阴霾,寻觅停靠的港湾。这不仅仅是一句抚慰人心的柔软细语,更是对生命不屈意志的高昂颂歌。这来自人们内心最朴素、真诚的话语,打动着千千万万个被生活裹挟着的行人,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
巴太的父亲苏力坦,是民族传统的传承者,但生活在变化的时代,看着自己喜爱的一切都在默默的消失,他想做这游牧阵地上的坚守者,但单薄的力量是无法去逆转时代的更迭,村长总说他是一个固执的人,可也许,他只是不能理解为何时代进步掉的是他世世代代、一贯以来的生活。
世间万物,迁流不息,变化乃世间常道。文化之河,潺潺流淌,可涵古韵之美,亦融科技之速,时代的春去冬来,需要文化与之迭代和更新。现下,文化的兼收交融,实为大势,固步自封,只会步入时代的后尘。盲目拘泥往昔,无异于自掘生机,历史洪流大浪淘沙,那些岁月终会在一浪接一浪的接替中,将过往淹溺于海底。唯有秉持正道,勇于创新,纳百家之长,取万物精华,才能与时俱进,让民族文化之树繁花似锦。在这日新月异、变化飞速的新时代,阿勒泰犹如遗世独立的清幽境地,在这片纷扰的尘世间,寻得一片心灵之净土,实为难能可贵,令人向往。
在阿勒泰,自然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勾勒着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这里的雪山,在晨光暮色中变换着容颜,时而冷峻,时而柔美,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那份不可触及的纯净中。森林,是古老岁月的守护者,郁郁葱葱,密布着生命的奥秘,一阵风吹过,沙沙的声音,好似在讲述着风与时间的故事。草原,是大地最广阔的胸膛,绿意盎然,一望无际,当微风吹过,草浪翻滚,带来一阵阵自然的低语。木屋,零星散落在这片绿色的海浪之中,质朴又不失温馨,袅袅升起的炊烟,与云朵交织在一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证明。疾驰的骏马,是草原上的精灵,奔腾的身影展现着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和自由。
画卷中的阿勒泰,是一个让灵魂得以栖息的地方,每一处风景都是对心灵的呼唤,是人们在繁忙尘世之外,寻得的一片净土。心向往之,情归于此。
来源:红网
作者:魏喆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