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叶赫那拉守国门?别让对抗意识遮蔽音乐之美

来源:红网 作者:李皓云 编辑:张瑜 2024-05-13 21:53:32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李皓云(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歌手2024》的播出配置和阵容,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顶级的声乐配置、一众中外实力歌手阵容,并且区别于以往的录播,本季《歌手》采用的全程直播的形式,极其考验嘉宾的现场发挥。而当两位外国歌手展现了尤为出色的实力时,网友们纷纷为中国歌手中最受认可的那英捏了一把汗。那英与慈禧太后有着同样的姓氏“叶赫那拉”,网友们戏称这一季《歌手》为“叶赫那拉守国门”。

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网友们愈发紧张,开始在互联网上奔走“摇人”,希望找到更多能“与之一战”的歌手来“援助”那英。“叶赫那拉守国门”的梗,也逐渐演变成了国内与国外“胜负之战”的表现,对抗意识也逐渐盖过了这场音乐盛典之美。

当然,这种情绪并不是网友们的“无理取闹”。节目每一期的结果以排名的形式来展示,有排名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再加上,本次请来的外国歌手贡献出了优秀的舞台表现,这让广大观众对国内歌手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更好地展现出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而当国内歌手在重重压力下有一丁点失误时,就会使得处于高期待中的观众产生许多不满,这样的情绪又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积累、相互感染,逐渐将这一场本应“美美与共”的音乐盛典割裂成了两个“阵营”——“中国”与“外国”,无形之中给音乐筑起了一道“国界”壁垒,让对抗意识掩盖住了音乐之美的辉光。

虽然我们能够理解人们的对抗意识从何而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抗意识是正确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曾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音乐是一门世界共通的艺术,是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精神世界里流通的“语言”,是在现实世界不同语种之上的统一的交流媒介。请来如此优秀的外国歌手,应该是让我们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看到更加多元美好的音乐艺术,而不是将目光狭隘地局限在外国歌手与中国歌手的输赢、高低之间。

或许有人会因为外国歌手的高超水准、花样“炫技”,而对国内歌手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是上升到人身攻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身处舞台的他们,比我们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了外国歌手的实力,愿意参与现场直播的他们,比我们任何人都想要发挥得更好,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身为老前辈的那英在演唱完毕之后,手抚着胸口,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在这样的压力下,几位国内的歌手,仍然稳定地完成了他们的舞台,尽力将观众带入音乐的国度。或许其中的一些失误会引起我们不满,但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讨论,而不是愤愤不平地“摇人”要求替换歌手,将歌手上升为“为国出征”的“战士”,把一场音乐盛宴异化为不同国家之间的音乐“对抗战”。过于极端的思维对我们的乐坛毫无助益,这样的对抗意识,也只会蒙蔽住我们欣赏音乐的心灵之窗,让音乐之美变得黯淡。

正如湖南卫视《歌手》官方微博所说:“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将优秀的歌声“迎”进来,让我们的歌声唱出去,抛却输赢、放下对抗,共享音乐之美、拥抱多彩世界,这才是《歌手》的真正意义所在。

来源:红网

作者:李皓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57/138971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