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胖猫”跳江事件:警惕在自以为是的善意中成为网暴者

来源:红网 作者:孙悦 编辑:田德政 2024-05-25 16:56:05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孙悦 (宁夏大学)

自今年四月中旬起,“胖猫”跳江事件在互联网持续发酵,网络舆论的矛头逐渐指向“胖猫”女友谭某,网上出现大量针对谭某的人肉搜索、造谣、谩骂等行为。5月19日晚,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发布了警情通报,指出谭某不构成诈骗犯罪,“胖猫”姐姐刘某侵犯谭某个人隐私。

5月24日,央视总台专访重庆警方公布独家调查细节,使“胖猫”事件的真相更加清晰。各地公安共发现、处置涉及“胖猫”事件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400余条,侦破相关网络谣言案7起,网络暴力案8起,截至目前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行政处罚13人,部分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被塑造为“捞女”“骗子”的谭某并不是网传那样,将“胖猫”视作提款机,而是两人在正常的恋爱关系中互有经济往来。面容憔悴、伤心欲绝的“胖猫”姐姐看似为弟弟发声,但她在事件发生后,先后在网上公布了大量涉及谭某的个人隐私信息,并通过联系他人代写文案、购买流量等方式故意误导舆论。事件反转,舆论哗然,很多“正义使者”幡然醒悟自己被舆论所裹挟,成为舆论操控者的“提线木偶”,在无形中成为网络暴力的加害者。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明辨真假、是非、善恶,遇事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在乎这一能力,他们在尊重真相与选择发泄负面情绪中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外界的真相如何与其自身而言远在天边,可是“自身感受”却是近在眼前。且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以及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助长了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抓住事件中的一面“开喷”的恶劣风气。

也有一些网暴助推者,也许他们的初心并不是发泄负面情绪,相反,他们是为了伸张“正义”,只不过他们高估了自身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坚信自己所伸张的正义是正确的,而不进一步深思所谓的正义到底是现实的正义还是被舆论所塑造出的虚假的正义。当虚假的正义被揭露,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手中所持的不是“正义之矛”,而是“暴力之刃”。做事论迹不论心,即使部分网民初心是想为“胖猫”发声,让“捞女”付出代价,但他们确实是在自以为是的善意中对谭某进行网暴,让自己成为加害者。

无数次反转事件尘埃落定后,都会有媒体呼吁公众要在舆论中保持理性。可是在“胖猫”事件中,当网络舆论的矛头逐渐指向了谭某时,就说明许多人的非理智情绪又一次占据上风。同情弱者是人们朴素的本能,这固然值得赞许。但强弱不能靠主观判断,它蕴藏在深层次的事实之中,甚至有时并不能被准确地界定。希望公众在舆论场也能够保持理智,做到不靠表面就轻易下结论,不主动将群体标签化从而无来由地夹杂个人偏见。

在此事件中,警方发布的警情通报也是值得肯定的。此通报内容详实、细节丰富,是积极应对舆情的一个较好案例。这样的警情通报,它不仅能够及时回应大众关切,而且还给予大众在舆论事件发生后允许“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耐心,也给了相关部门呼吁公众等待官方通报的底气。

来源:红网

作者:孙悦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69/139373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