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流量”:非遗何以锁住青年人的心?

来源:红网 作者:汪亭宇 编辑:刘威成 2024-10-17 20:57:30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选拔赛.png

□汪亭宇(陕西师范大学)

今年国庆节假期,各地举办的非遗市集、非遗展览、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打卡。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5.8%的受访青年感觉近些年非遗更火、更“出圈”了。(10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最近俩月已经有3个朋友跑去福建簪花了。”“今年国庆你去看打铁花了吗?”近两年,看英歌舞、体验簪花围,做漆扇、穿蜡染服装……诸多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和产品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非遗俨然成了年轻人的交往密码。非遗何以锁住青年人的心?

非遗走出“闺阁”亲近年轻人,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随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提出,各地纷纷开始挖掘本土非遗资源,并与旅游深度融合。他们意识到,一个地方有了非遗的“跨界加持”后,往往更容易受到青睐。而青年作为旅游主体人群,近年来更注重旅游的体验感、参与感。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打卡,而是希望通过独特的旅游活动和深度文化体验项目来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于是,各地所推出的特有的非遗产品与活动,就成了吸引他们的主要抓手。无论是“今生簪花,来世漂亮”的蟳埔簪花,还是“一半人为,一半天成”的结合大漆工艺的漆扇,都在以“非遗+”的形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依托巨大青年用户规模和有效推流机制,互联网平台在助力非遗传承发展上,正在成为连接非遗与青年群体的桥梁。不论是官媒还是自媒体博主,都在宣传非遗上持续探索着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出圈”方式。博主“江寻千(九月)”深耕非遗体验式宣传领域,以“微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自己学习或制作的过程,成功使“确山打铁花”等一系列“冷门”的非遗走向火热的文化市场;95后“面人郎”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将面人技艺与时代热点结合,宫崎骏动画、旅行青蛙等年轻人喜爱的热门IP,都被他用面团呈现得活灵活现,使面塑这门古老技艺有了全新题材;央视推出《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方式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在青年群体中反响热烈。非遗“触网”,不仅为其内容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场域,还放大了非遗的传播影响力,使众多青年人能够在云端接触从前所未知的“小众文化”,更生出体验非遗冲动。

从非遗夜校到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从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到亲手制作非遗作品,以非遗为内核的群聚活动使青年人有了新的交往渠道。这种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交往,不仅能够加深青年人的文化认同,更能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喜欢上非遗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并期待更加多元化的非遗体验项目。从热闹非凡的潮汕英歌舞到宁静恬淡的四川蜀绣,可“e”可“i”的非遗体验项目,能够完美适配拥有不同社交习惯的青年人群,让其在舒适的文化氛围中找到心灵契合的伙伴。同时,分享非遗文创、交流非遗体验也成了维系情感连接的重要方式,由此形成的讨论氛围也使得青年人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实现了文化与情感的双向奔赴。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青年作为赓续中华文脉的主力军,能够为延续非遗“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从技艺到流量,非遗从指尖走近大众、走向世界,锁住的是青年人的心,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进程。

来源:红网

作者:汪亭宇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4/51/143690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