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涵(湖南科技学院)
近日,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名来自上海的张先生表示他父亲为了成为直播间的“榜一大哥”,竟然在一年内刷光了自己50万元的养老金。这位老人在女主播“甜言蜜语”的诱导下,陷入了网络沉迷的漩涡,最终导致自己陷入经济困境。
对此,江西的王女士对张先生的遭遇感同身受,她母亲着了魔一般追随某平台直播间的主播,两年时间不到,已经掏光了自己十几万的积蓄,换回来的只有一堆次品和破铜烂铁……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网络上频频发生,老年群体“打榜”支持主播背后映射出的究竟是“网瘾”问题,还是家庭问题?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在10.51亿的网民当中,50岁以上网民规模达到2.71亿,约占总体的25.8%,60岁以上网民规模约1.19亿,占网民总体数量的11.3%。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1亿多银发族。根据TBI腾讯浏览指数,中老年人浏览主题排名靠前的是和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内容,分别有76.51%和72.02%的中老年用户选择浏览。
当前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短视频平台门槛低,直播内容花样百出,打赏机制有下限无上限,平台虽然有禁止未成年人充值规定和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操作流程,但针对老年人群体却缺少相关规定。如果只是上网娱乐消遣,不足为奇,但不少老年人对情感主播深信不疑,不惜花费高价甚至网贷购买虚假产品。
老年人对情感主播的依赖更是现实生活空虚的对照。子女外出工作,老年人社交面窄,“银发族”独居、空巢等现象更易、更早发生,往往对情感需求更强烈。当下手机的使用占据了老年人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情感主播定向输出,看似是填充老年人的感情缺口,但究其本质,只是通过贩卖情绪价值进而获利的带货行为。老年群体不是“网络原住民”,网龄较短,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容易为自身情绪“买单”,不知不觉中掉入主播的“甜蜜陷阱”。
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听到未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声音,也应该充分理解、关注、回应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要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给予老年群体网络“容错空间”。要耐心普及法律常识和网络安全知识,同时在线下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和交友渠道,让老年群体理智回归,填补情感需求。
来源:红网
作者:刘小涵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