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陕西师范大学)
南风窗刊文《断网自救,年轻人用上老年机》,再度讨论当代年轻人抛弃智能手机转而使用功能简陋的老年机现象。作为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集大成就的智能手机,如何成为了部分年轻人必须逃离的“陷阱”,所反映的是用户对技术使用的倦怠,这样的现象应当得到重视。(10月31日 南风窗)
相比于具备多种功能的智能机,几乎只具备基本通话功能的老年机早就濒临市场边缘地位,主要用户群体大多为难以学会智能机的老年群体。然而,部分年轻人的返“童”还“老”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他们所抛弃的是智能机,但真正想要逃离的是无处不在的技术使用及其带来的倦怠心理,也就是所谓的“断网自救”。
逃离智能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如今发达的数字技术使得人们常常一用就停不下来。工作时,曾经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离线休息权”,在技术上就是建立在智能机普遍使用的前提下。逃离智能机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许多人只能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勉强维护自己的离线休息。
另一方面,即便是在休息时,许多平台通过偏好推荐算法以及隐藏时间、增强用户反馈等方式,让用户不自觉“流连”其中,往往是不知不觉间在手机上消耗了大量时间。过多的低质量娱乐带来的刺激烟消云散,身体又没能得到真正的方式,事后往往身心俱疲。
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断舍离”,用抛弃智能机的方式强制自己走出技术依赖与技术倦怠的“技术迷宫”。但是,这样的方式果真能让人重拾健康生活吗?结果可能并不如人愿。
其一,抛弃智能机的方式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如此行为,看似摒弃了各类软件平台的技术基础,好像就能从“数字迷宫”中脱离。但人无法从社会中脱离,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市场的扩大化、短视频的全民化终究并非个人所能脱离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无法脱离各类技术使用。
其二,拥抱老年机并不能真正“拥抱生活”,甚至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从智能机到老年机,不过是从一种技术走向另一种技术,对具有技术依赖心理的人而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样的举措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说到底,疲倦是一个心理的状态,想要摆脱也应该从心理入手。
走出“技术迷宫”,部分年轻人选择了用老年机来“断网自救”,但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戒网。戒网并非断网,技术使用带来的心理依赖与倦怠并非是改变外部技术可以根除,而是要限制各类软件以及工作给用户带来的“捆绑性”使用,提高个人的自律能力。让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爱去拥抱生活,才是走出“技术迷宫”的正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李逸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