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西华师范大学)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落不下的理想。从学术层面来讲,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结合优秀案例和自身实践经验,在我看来,写新闻评论不求面面俱到,应求形成自己基本的见解和观点。一篇好的新闻评论,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在话题上共鸣,在情感上共通。
为什么要动笔?
求学问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最开始接触新闻评论时,希望从多个角度探讨当下社会热点,洞悉背后真相;希望在复杂的舆论场保持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不被千篇一律的观点裹挟;希望带着独特的“己解”超越世俗的“偏见”,以开放的态度追求更全面更客观的认知。在坚持投稿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不是为了被看见而努力,而是努力才能被看见。
如何动笔?
观点鲜明,才能掷地有声。尽管很多热点事件处于中立境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立场和背景分析此类事件,接受不同的价值和选择。但在写新闻评论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例如“女孩拒绝让座遭老人袭扰”事件,或许在评析该热点时需要从究竟是女孩社会道德意识浅薄还是该老人倚老卖老两种不同角度探讨,但在写作时还需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又例如我在写《只要放下,人生处处是岸》时,从我的视角出发,刻画如今大学生遭遇的心理困境,表达对教育内卷的态度和观点。当脑海中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我们就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分析问题,更加包容地与人沟通。读者在看评论文章时,就是希望在自己的想法还飘忽不定的情况时,有一篇立场鲜明的文章能够拨云见日,让自己豁然开朗。
观点严密,才能充满理性。写作新闻评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而不能快言快语、三言两语就草草收兵。我在写《更衣室安装摄像头?监控应止步于隐私场合》时,先是查阅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生活案例,思考此类现象背后的无奈与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少一点刻板说教,让评论“沉”下去,写出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理性逻辑的文章,才能被广大受众认同。
反思青年学生的评论写作,最初总是执着于文章的整体结构,模式化、固定化理解教学内容,文字往往浮于表象,缺乏深度和角度。新闻评论实际是一种直接的思想表达,要么讲出深刻观点,要么找到新颖角度。叙述要深入,深入新闻事实,更深入社会现实。新闻评论要说服人,更要打动人,不断地去剖析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用我们的关注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带动积极的社会反响,推动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无形之中帮助别人。
打破一切偏见,做一个“不狭隘”的人。对于网络上发酵的视频或者言论,我们或多或少受到所谓“既定事实”的影响,甚至盲目助力片面舆论的营销。困在信息茧房中,“相信我愿意相信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阻挡了公正合理的声音。新闻评论应该看到更多方面的事实,听到更多人的声音,保持理智,追求公正客观,才会少一些反转,多一些客观。
我们如何输出一个相对公正的结果呢?或许破解之法就是带着文字的温度,带着能够感知一切的温度。无论是一件小事,还是社会热点,真情实感永远是文章独特的来源,当评论作者将自己的体验与情感融入文章,就会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从而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李洪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