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重庆大学)
近日,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内,NPC(非玩家角色)被游客锁喉、捂嘴抢夺道具“银票”的视频引发热议。景区工作人员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证实,事发后已派出安保人员及时制止,并强调目前NPC小狼“身体情况很好”,也未感受到游客恶意,认为这属“互动中的意外”。
但这起事件还是撕开了万岁山等沉浸式互动景区的安全隐患——当“入戏”的游客与NPC在虚拟情境中互动时,如何守住安全底线,成为景区管理必须直面的考题。
作为以“武侠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互动景区,万岁山通过复原宋代市井场景、安排NPC扮演侠客义士、设计“银票兑换”等互动环节,让游客仿佛穿越进武侠世界。万岁山武侠城的“银票”本是推动剧情互动的道具,却因游客“抢票锁喉”的过激行为变了味。类似游客失范行为并不鲜见:迪士尼乐园玩偶扮演的工作人员在互动中被游客恶意拍打头部,欢乐谷的游客为求亲密接触拉扯演员的服饰……从粗暴拉扯到锁喉抢夺,某些游客在沉浸式场景中逾越界限,将NPC视为无生命的道具或游戏中的虚拟角色,无视其人身权利与尊严。
景区安全管理与体验设计存在脱节是带来安全隐患的首要因素。不少景区在引入沉浸式项目时,过度强调“场景真实”与“互动自由”,却忽视了对游客行为的边界设定;为强化游客体验感,刻意弱化了现代安全标识。虽在事后派出安保人员制止,但显然缺乏事前的风险预判与现场的及时干预机制。
同时,游客对“沉浸式互动”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游客在景区体验过程中混淆了虚拟娱乐与现实安全的界限,认为只要出于玩闹目的,任何行为都可被包容。这种认知偏差在群体效应下容易升级为失控行为,而“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助长了侥幸心理。
因此,景区需将“安全互动”置于更高位置。在规划沉浸式项目时,要明确禁止推搡、拖拽、肢体攻击等行为,并通过标识牌、工作人员口头提醒等方式强化告知;针对可能发生近距离互动的场景,可安排专人在旁监督,一旦出现危险行为立即介入。游客也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明确沉浸式互动的边界与底线,理解“入戏”不等于“越界”,娱乐更不能以牺牲他人安全为代价。
武侠世界虽快意恩仇,现实中的沉浸式江湖却不可“无法无天”。沉浸式互动旅游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体验升级,而非对安全的妥协。唯有将安全管理与规则意识融入娱乐行为之中,才能让沉浸式互动中的虚拟体验真正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安全基石之上。这既是对游客负责,也是沉浸式互动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文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