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跑快递,穿街走巷,风风火火。在珠海市香洲拱北,海安园申通快递站的快递员朱周胜是片区情况最熟悉的新业态劳动者之一。1月22日上午,记者见到朱周胜时,他刚在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完成急救知识培训,学习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他计划利用派件车辆参与急救,春节假期跑业务、做公益两不误,为市民守护健康安全。(1月23日《珠海特区报》)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员构建起商品快速流通的网络。朱周胜携带AED上岗,这一举措蕴含巨大社会价值,值得更大范围推广。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应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设备。在现实的急救场景中,AED通常配置在医院、大型公共场所等有限地点。一旦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社区或街头巷尾,急救设备可能远在天边,难以及时使用。
快递员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城市各个角落,机动性强、覆盖面广、响应速度快。如果快递员携带AED上岗,就如同移动的急救站点,可以极大地扩展AED的覆盖范围,为突发心脏疾病患者争取宝贵的救命时间,为市民安全增添保障。从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角度来看,“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有效填补了传统急救网络的空白。朱周胜的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切实可行。
快递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众多快递员像朱周胜一样接受AED操作培训并配备设备,城市急救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不仅如此,外卖员等其他流动服务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某地曾在公交车上全面安装AED,成效显著,被誉为“移动的AED”。类似的做法如果推广到更多行业,将打造更多“行走的AED”,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急救覆盖能力。对于市民来说,增加“移动的AED”是一份安心的保障。当突发心脏骤停时,身边的“行走的AED”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是一个创新且极具推广价值的模式。城市应推动更多“移动的AED”落地,让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成为“行走的救命恩人”。
来源: 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