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指出:为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战略决定和使命担当,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从提升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和区域协同力等七个方面聚焦聚力,实现“支点建设”的整体提升。为达此目标,全省上下必须在这个整体提升的进程中,着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制度体系和实施程序,确保创新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圆满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36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光谷相继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一大批全球第一、中国首创在这里诞生。在创造科技文明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出和实现了“鼓励冒险 宽容失败 激励创新 崇尚成功 ”的新时代发展的文化理念。现在,这十六字标语牌已经竖立在武汉的公交站台,它向南来北往的乘客传递英雄城市奋进的信息,它向湖北乃至全国和世界吹响了新时代向前的号角。
“鼓励冒险 宽容失败”,是对传统“以成败论英雄”观念的挑战,是国内外成功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鲁迅先生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在科技创业的时代进程中,“冒险”和“失败”是少不了的——正是在屡次的冒险探索和弯路失败后,才有可能发现成功之术和踏出迈向成功的发展之路。在“险”中求胜,更胜一筹,在“败”后取胜,胜之厚重!正是在这样鼓励、宽容冒险和失败的创业氛围里,东湖开发区涌现出父亲创业失败后儿子接着创业、一次创业失败后东山再起,在技术开发领域屡次获得巨大成功、不断创业、接二连三兴办高科技企业等等典型。如今,“中国光谷”已成为创业者的热土!今天,在实现“支点建设”整体提升的进程中,我们仍然需要提倡“鼓励冒险 宽容失败”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在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宁可有“过错”,也不能“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
“激励创新 崇尚成功”,使开发区迈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激励创新人才大批涌现,需要在机制创新上大胆先行先试。先行先试是国家赋予示范区建设的权利,也是给他们的最大机遇和最大“政策”。
今天的光谷区域,集聚了4名诺奖得主、81名中外院士、5300多名高层次人才、30万名大学生。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光谷拥有42所高校、56家科研院所,全区从业人口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80%。2017年以来,光谷平均每年留下超过10万大学生。目前,光谷拥有常住人口超120万人,户籍人口平均年龄约32岁。
“两弹一星”的卓越功臣钱学森曾强调指出:“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创造力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它与人的才能、智慧、意志、情感、道德以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创造力能够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想,能够产生或做出新的事物。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自立,一个单位要生存和发展,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为此,国家还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表彰奖励优秀科技人才。在今天全省上下为“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的进程中,同样需要提倡“激励创新 崇尚成功”的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亲临湖北,对湖北的发展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这一论述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是对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所谓势,说的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和趋向,形势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当下状况和特征,趋势则是反映事物发展的未来去向和走势。它们的性质是由该系统诸事物运动的规律和本质所决定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事”与“势”的辩证法,把握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个别与整体、具体与抽象、偶然与必然、当下与长远的相互关系。
省委书记王忠林在访谈中指出,为了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这是一项紧跟时代、面向世界的重大课题。为此,必须努力健全股权激励、职务成果赋权、创新容错免责等机制,用3~5年时间,培养引进十名战略科学家、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千名高水平工程师、万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人才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满盘活”,叫响新时代“惟楚有才”。
蓝图已经展开,号角正在吹响。全省上下要以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为纲,“就势论事”“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在实现“支点建设”整体提升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贡献积极力量。
来源: 荆楚网
编辑:陈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