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pp自动续费取消按钮,别对用户“遮遮掩掩”

来源:红网 作者:张蔚然 编辑:吴海刚 2025-03-27 22:14:56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蔚然(湖南科技学院)

如今,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一些App要使用完整功能,都需要付费开通会员。随着付费会员制度的盛行,网络自动续费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在公益性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有关“自动续费”的投诉,竟然达到了近20万条。一旦开通了自动续费,你不喊停,App就会一直按月进行扣款,即使删除了App,该扣的费也还是会继续扣。(3月26日 央视网)

App续费已然演变成了精心设计的“奶酪陷阱”。平台深谙行为心理学之道:在付费界面的订阅套餐里,“限时特惠”“首月仅需0.03元”的选项置于显眼位置并默认勾选,以醒目颜色加粗标注,而自动续费的提示却在下方用让人难以注意的小字“隐身”;用户想要关闭续费时,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要在多级菜单中化身“数字特工”,抵住“多重弹窗”挽留的诱惑,才能取消订阅。

更荒诞的是,有些App会让用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付费成为会员,用户也不会收到任何明确的提示信息。联系平台方请求退款,“流程难以追溯”成了拒绝退款的借口。即便是有“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卸载App,扣费也不会终止。这种超越权限链条的“静默收割”,早已超出正常的商业逻辑范畴,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自动续费必须显著提示,但当行业集体沉浸于“取消越难,利润越稳”的逻辑闭环时,硬性规定也成了任其揉捏的“软柿子”。

终结这场消费者和平台之间的猫鼠游戏,需要重构数字时代的契约精神。作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务必阅读服务条款,定期检查自己的支付账户,对“免密支付”等功能谨慎使用,同时,不要被“限时优惠”的词条冲昏头脑,“小心驶得万年船”理智消费;作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应该走出“如何让用户逃不开”的怪圈,重新理解“用户至上”的真正含义,尊重用户才是长久之计,完善“一键取消”功能,别让取消付费再和用户玩“躲猫猫”。

来源:红网

作者:张蔚然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2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