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盒挂人”成新型网暴,信息安全又迎挑战

来源:红网 作者:余文峰 编辑:吴海刚 2025-03-21 20:37:48
时刻新闻
—分享—

ebe109100ab24594ba39e7aad2882646.jpg

□余文峰(广西师范大学)

近日,一名13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位孕妇“开盒”的事件,让网络暴力和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事件的起因系一网友留言评论某韩国明星的行程,随后便遭到了粉丝群体的攻击和谩骂,一名未成年人甚至对该网友“开盒挂人”,公开曝光了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诸多个人隐私信息,致使该网友被迫销号退网。事件发生后,这名未成年人在某互联网平台任高管的父亲在社交平台发声,向被“开盒”的当事人和公众致歉。(3月20日 《半月谈》)

“开盒挂人”意指通过非正常手段,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他人信息并进行公布的行为。如今“开盒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被“开盒者”有报复性行为,通过泄露他人信息来获取快感,宣泄自己的戾气与不满的情绪;二是为了获得流量与粉丝,博取他人眼球,享受他人追捧而持续“开盒”行为的人。在“开盒”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下“饭圈文化”的畸形,更是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漠视。过去,“开盒”常被人认为是信息数据管理不当所导致的,然而个人隐私被泄露、信息茧房的产生、电诈行为的泛滥等,都不禁让大众思考,如何才能正常保障我们的个人隐私安全?

在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个人信息的“裸奔”现象层出不穷,而“开盒” 这一恶意行为,也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成正比关系,悄然改变着其波及的对象范围。从本次事件来看,当事人因维护自己喜爱的明星,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他人信息并引起大规模网暴,这样的后果不堪想象。此类事件不仅对低龄群体的网络意识产生严重影响,更对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针对网络的“开盒”现象,网络平台管理者作为“守门人”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角色。如今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要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对此平台应加强监管与巡查,坚守职业操守和底线,加大信息安全监管力度,线上加线下双线形成治理闭环。对于违法者不仅要管,还要罚,发现“开盒”行为时要采取必要措施。

此外,“开盒者”应该剖析自身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如果是为了宣泄个人情绪,把公开他人信息当作取乐的方式,那应该认识到这种行为是对他人隐私的严重侵犯。若是想凭借这种手段来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和粉丝的,应反思通过这样不道德,不理智且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否可取,并通过其他优质内容来吸引用户。最后将“开盒”行为、泄露个人信息作为牟利手段的,这种已经是严重触犯网络红线,污染网络生态和秩序,要立即停止此类商业行为,斩断背后与灰色产业链的联系。

信息安全早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深刻关乎着大众的切身利益。如今“开盒挂人”“引战捧杀”等新型网暴方式正以令人担忧的态势不断演变,反映的是网络信息安全生态背后治理的缺失。因此在我们享受到数字化网络的同时,也应坚守法律“红线”,维护好公共秩序,共筑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来源:红网

作者:余文峰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65/148049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