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天运动2小时”是教育理念革新的重要一环

来源:红网 作者:鲁宁颖 编辑:刘经纶 2025-03-09 21:50:10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鲁宁颖(云南财经大学)

今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推行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杨松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落实问题。(3月6日 央广网)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与肥胖率问题日益严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有显著作用,其关键因素在于“户外”环境。中小学生每天长时间待在教室里,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仅依赖于课间休息和体育课。然而,课间拖堂、体育课被占用等现象在中小学早已司空见惯。“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等话题屡次引发讨论,校园体育活动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体育课常常成为文化课老师争相代课的“香饽饽”。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但在落实过程中,仍面临师资缺乏、场地有限、资金困难等诸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杨松就此建议,希望国家能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保障各地学校体育经费,确保学校有足够且多样化的场地及体育器材,以满足学生进行各类锻炼的需求。同时,应按照学校师生比例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以保障每天运动2小时的政策落到实处。

转变教育理念是落实每天运动2小时的重要一环。部分家长和学生也许更加关注学业成绩,对每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规定表示不解,认为体育活动会占用学习时间,缺乏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这种观念亟需转变。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制作关于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重要性的科普教育视频,开展形式丰富、观点新颖的宣传活动,加强家长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体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结交伙伴、培养协作精神。要知道,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尚处于身体和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校园体育活动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短暂的休息,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身心状态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体魄。有了好身体,才会有更好的成绩。

来源:红网

作者:鲁宁颖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91/147644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