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让“误解滤镜”模糊了算法的真实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谢书灿 编辑:汪敏星 2025-04-18 17:51:38
时刻新闻
—分享—

□谢书灿

当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抱怨陷入“信息茧房”,在网络空间担忧隐私泄露时,推荐算法正以被低估的姿态,在数据浪潮中默默扮演着“价值摆渡人”的角色。这个常被舆论诟病的技术,实则已深度嵌入社会肌理,在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领域释放出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从技术本质而言,推荐算法堪称数字时代的“智能中枢神经”。以抖音为例,其推荐算法包含召回、过滤、排序等环节,重点是学习用户行为。算法可以在完全“不理解内容”的情况下,找到兴趣相似的用户,把其他人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该用户。短视频平台通过多样化推荐、优质内容推荐,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内容生态,让人与信息的连接更加高效。

在知识普惠领域,推荐算法成为打破信息鸿沟的“利器”。以往,优质学术资源被锁在专业期刊、高校课堂中,普通大众难以触及。如今,抖音、B站等平台借助算法,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依据用户知识储备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

据清华大学智媒研究中心报告,近90%受访者曾通过短视频直播获取知识。抖音数据显示,国内高校在平台直播教学超1万次,总时长超7350万分钟,吸引超10亿次观看,“双一流”大学公开课覆盖率超93%,实现一级学科全覆盖,众多院士、诺奖得主也参与知识分享,切实推动“知识无边界、教育无门槛”的普惠愿景落地。

文化传承创新的赛道上,推荐算法化身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剂”。抖音算法扶持小众兴趣点,让苗族银饰锻造、皮影戏等传统技艺触达年轻用户,单条内容播放量破亿已成常态。据统计,依托算法推荐的传统文化内容年增长率超20%,算法不仅让濒危文化重获新生,更激发了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活力。

经济领域中,推荐算法更是成为撬动市场活力的支点。电商平台借助算法深度分析消费者偏好,搭建起深山与城市的“数字商路”,让云南咖啡豆、陕西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直接带动数百万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在城市商业生态中,大众点评、小红书的算法则扮演着“商业星探”的角色。上海一家专注手工皮具的小众工作室,借助算法推荐精准触达目标客群,营业额同比激增300%。这些案例印证,算法不仅激活了长尾经济,更推动形成“大而强”与“小而美”共生的多元商业格局。

不可否认,推荐算法在发展中面临诸多争议。“信息茧房”的形成、用户数据安全隐患、存储过程中的隐私泄露风险、以及算法黑箱带来的决策不透明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但这些挑战不应成为否定其价值的理由,而应视为技术进化的契机。平台方需优化算法机制,在个性化推荐中嵌入多元内容“导航标”;监管部门应完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为数据使用划定清晰的法律边界;用户自身也需保持主动探索的意识,在算法辅助下构建更开放的认知体系。

站在数字文明发展的关键路口,推荐算法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属性,成长为推动教育公平、文化繁荣、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算法正从“精准匹配”迈向“智能引导”的新阶段:通过情感计算感知用户潜在需求,借助联邦学习,平衡数据价值与隐私保护。这预示着,算法将不再局限于信息分发,而是进化为更具人文关怀的“数字助手”。

当我们拨开争议的迷雾,重新认识这位数据浪潮中的“价值摆渡人”,才能真正驾驭技术的力量。唯有以理性包容的态度正视其价值,以协同共治的方式化解其风险,才能让推荐算法在数字时代释放更大潜能,载着人类社会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谢书灿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52/148855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