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扎紧制度篱笆,让校园餐不再成“唐僧肉”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汪敏星 2025-04-08 15:55:41
时刻新闻
—分享—

□黄齐超

2024年4月以来,山西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汾西县纪委监委在摸排调查中,发现汾西二中的学生餐存在问题。据查,在赵孟锁任校长期间,该校应用于购买食材的费用总额为1072万多元,但被截留、套取、挤占的食材费就有420多万元,占比约40%。不仅如此,学校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库存去向不明等问题。(4月7日  《人民日报》 )

校园餐直接关系学生健康,一些不法人员从孩子口中“夺食”,群众对此有切肤之痛。纪检监察机关出手,揪出了藏在背后的教育蛀虫,并严惩涉事人员,可谓大快人心。可是,如何常态化监管校园餐的质量和安全,斩断从孩子们口中“夺食”的黑手?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校园餐腐败案频发,主要原因是内部监督弱化,外部监督力量不足不强。无论是学校将食堂对外承包,还是自己经营管理,最大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学校手中,校工会和家长委员会在校园餐监管中作用发挥不充分。校园餐的收支、招标不透明,这就为校园餐腐败创造了条件。

在笔者看来,保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防范校园餐被蚕食,仅靠纪检监察机关的保驾护航还远远不够,要根治校园餐腐败之乱象,我们必须多管齐下,重视各个环节监管,增加透明度,扎紧呵护营养餐补贴的制度篱笆,使其不再成为人人都可以咬上一口的“唐僧肉”。

首先,校园餐的所有成本信息,都应阳光公开,确保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所有学校关于学生营养餐的信息应当阳光公开,比如哪家供餐公司中标,校园餐的收费及质量标准如何,每天营养餐是否达标等诸多信息。如果是学校自营,每餐的食材成本等细节,也应及时公布。当然,这些信息不只发布于学校的墙上,更应公布于网络平台,或者家长群。

其次,各地各级监管部门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的跟踪手段,对校园餐经营企业、学校食堂的收支情况进行追踪溯源,确保收支准确。同时,监督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堵住校园餐的管理漏洞,并建立定期公开、不定期抽查、家长反馈机制,防止蚕食校园餐的不法行为发生。

再者,相关部门还可以健全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比如,学生缴纳的餐费不直接交给学校、餐饮企业,而是交给职能部门指定的监管平台,防止现金交易和坐收坐支。职能部门不定期审核餐费的资金支出情况,确保校园餐费用不被截留。

最后,强化家委会的监督作用,让家委会对校园餐质量的反馈直接与餐费交付挂钩。倘若家长对饭菜质量差评,管理餐费的平台,就可以对餐费交付打折扣。这样一来,就能发挥好家长监督作用,让家长可以成为校园餐的“守护神”。

总之,我们应该扎紧校园餐的制度篱笆,增加餐费支出的透明度,建立明亮后厨,健全监督机制,出台严厉的惩处机制,发挥好家长、教师、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真正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90/148530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