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长沙理工大学)
今年“五一”假期,多地又开启花式“宠客”模式。5月1日,多位网友发帖称,他们开车到陕西榆林旅游,车辆在市区违停,交警只贴罚单提醒不处罚,还送节日祝福。违停罚单显示,交警温馨提示:祝您节日快乐,请您规范停车,本次不予处罚。罚单落款为榆林交警支队二大队。(5月3日 央广网)
这张印着节日祝福的违停罚单,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针对老城区道路狭窄、人流车流量大的特点,采取劝导为主的策略。对造成路口堵塞、确实影响交通的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拖车。这种措施在秩序与温情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展现了城市温度。这不仅是文旅促销手段,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期投资。
不少网友为榆林交警柔性执法点赞,呼吁公众文明停车,纷纷表示“这样的执法有温度”。其实,这样的“柔性执法”背后勾勒出文旅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当各地文旅局长结束短视频平台的“花式内卷”,真正让游客感受到城市温度的,是那些落在实处的便民政策和充满温情的执法智慧。
江苏东海县政府食堂对外开放、50家单位提供免费停车位,甘肃敦煌市直机关食堂允许游客凭身份证和市属景区门票等相关证明登记就餐,重庆荣昌区委书记表示游客在马路边停车不罚款……这些切中假期出游服务痛点的便民举措,无疑向我们展示:当今的文旅流量密码已被改写。
游客需要的不是镜头前花式宣传的“绝活”,而是镜头后实实在在的安心和便利。比起建造华而不实的景观,政府推动便民举措实际落地更得人心。一个旅游热门地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得益于闻名遐迩的景点,更在于其优质的便民服务。试想,谁会拒绝一个已经把就餐、停车、排队等“后顾之忧”解决好,只管放开去玩的旅游目的地呢?
惠民政策和柔性执法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构建完整的服务闭环。例如,政府在开放机关食堂的同时,必须联合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增加每日抽样检测次数,将游客的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机关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时,可考虑公务人员错峰上班方案,以免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行。在实施只贴提醒罚单不处罚的柔性执法举措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并完善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差异化管理机制,避免“柔性执法”沦为故意扰乱秩序者的借口。
优质的旅游服务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协同进化。站在文旅服务转型升级的关口,文旅流量的密码已被改写: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有多少网红打卡点,而在于如何让每个游客感受到“被善待”的温暖。当政府机关食堂飘出人间烟火,当交通罚单变成节日祝福,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正在书写城市治理的新篇章。未来的文旅竞争,必将是公共服务水平的终极较量——因为最好的广告,永远是游客发自内心的微笑。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娜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