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跟着团长打县城”,为何能让游客假期疯狂“参战”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雨 编辑:汪敏星 2025-05-06 18:07:41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王诗雨(华南理工大学)

“五一”假期,山东临沂红嫂家乡旅游区网红旅游体验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一如既往地火爆。随着“团长”一声令下,游客们拿着道具大刀、手枪,随着“八路军”冲进“县城”。游客们说,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激情火热,既有趣、刺激,还有教育意义。(5月6日 《南方都市报》)

从其爆火出圈的因素来看,沉浸式体验是关键。当下,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更渴望深度参与和体验。“跟着团长打县城”活动通过约25分钟的情景还原,让游客穿上八路军服装、手持道具武器,在“团长”指挥下完成“战前动员”“攻城战斗”“全城庆祝”等环节。这种“角色扮演+剧情推进”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红色景区单向输出的局限,使游客成为历史的“亲历者”。

“沉浸体验”是人类在科技时代找到文化、人文价值的钥匙。其本意是形容人浸泡在水中的感受,而作为一种商业范式,常见于文化旅游、主题娱乐等多个行业。它通过互动叙事、空间营造、多感官艺术及前沿互动技术等,让消费者瞬间脱离现实,沉浸于类电影、游戏或梦境情境,获得临场愉悦感,同时交付文化、人文、情感等多重价值。根据《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沉浸体验项目数量已达32024个,市场规模达927亿元,总产值更是达到1933.4亿元。

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和文化价值,精准击中了当代人对“体验感”的深度需求。为更好地实现沉浸式旅游的体验感,创造性挖掘并展现其文化内核是关键。沂南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该项目并未止步于静态展示,而是将影视基地的硬件优势与当地村民的参与相结合,通过“身体在场+情感共鸣”的双重体验方式,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活动中。以1941年抗战史实为蓝本,既保证了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又增强了体验的趣味性,消解了传统红色叙事的说教感,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山东泰安的“大宋不夜城”、陕西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鲜活案例证明,“在地文化+现代叙事”的模式能够为文旅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模板。

尽管“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以实景互动为主,但科技元素的巧妙运用同样功不可没。景区通过烟雾机、爆破装置营造战场氛围,这种“科技+文旅”的模式,既提升了体验的沉浸感,又借助社交媒体实现了快速传播。在红色旅游领域,科技赋能已成为趋势: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等手段,数字化再现长征之路;遵义会议纪念馆推出《转折·从头越》VR展,让游客沉浸式交互体验红色文化。科技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对文化表达的拓展。

当文化能够与时代共鸣,当科技成为赋能而非替代,文旅产业就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质变。未来的文旅竞争,将是文化深度、科技高度、体验温度的综合比拼。只有那些真正扎根文化土壤、尊重游客体验、善用创新工具的项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焕发持久生命力。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雨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98/149336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