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孜丽亚·阿地里(西南科技大学)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胖东来与网红柴怼怼之间围绕玉石销售的争议,在抖音平台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场风波不仅将胖东来推上风口浪尖,更撕开了流量时代商业与舆论博弈的复杂面纱。
4月初,抖音玉石博主柴怼怼发布视频,炮轰胖东来玉石销售存在暴利,声称其3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市场上3千元的产品。这一言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千层浪。柴怼怼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基础,他的质疑借助抖音平台的传播力,迅速扩散,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面对指控,胖东来反应迅速,连夜发布声明公开珠宝业务数据,以正视听,并在4月25日果断起诉柴怼怼,索赔不低于500万元,展现出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态度。
5月3日,抖音官方公告成为这场风波的转折点。平台认定柴怼怼29条视频存在“无事实依据贬低胖东来玉石品质”“捏造暴利数据”等违规行为,对其账号进行限流30天并下架相关视频。然而,这一处理结果并未让争议平息。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后,仿冒账号纷纷出现,继续在网络上煽动情绪,使得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玉石行业鉴定标准的缺失是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级标准,网红“打假”往往缺乏客观依据,容易沦为个人主观的攻击,这不仅让企业陷入舆论困境,也误导了消费者,破坏了市场的信任环境。
其次,维权效率的悬殊也凸显出企业在面对网络舆情时的无奈。企业通过法律诉讼维权,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争议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流量并实现商业变现,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再者,当“打假”沦为流量生意,平台的算法与监管责任成为焦点。部分网红利用“打假”等人设制造冲突,以此吸引粉丝、获取收益,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需要在保护言论自由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与监管,避免成为不良行为的温床。
胖东来一直以来以“极致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零售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此次事件中,胖东来用数据说话,积极维权,展现出一个成熟企业的担当。然而,事件暴露出来的网络舆论风险,值得所有企业警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条短视频就有可能对企业形象造成巨大冲击,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舆情管理能力,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
此次胖东来与网红的“玉石大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是企业、网红还是平台,都需要反思自身的行为。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网红要珍视自身的影响力,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平台则要完善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流量时代避免陷入类似的商业与舆论困局,让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来源:红网
作者:帕孜丽亚·阿地里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