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要求孩子要有不服输的劲头,重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父亲却认为应重视培养孩子尊重对手,学会赞美别人。一个重视成绩,一个重视孩子的德行,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都合情合理。在理论上,这两者也没有冲突。但这两者间的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做班主任多年,我一直有个烦恼。我平时经常对学生说:“到学校里来学习,不光是为了成绩,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德行。这里的德行包括的内容很广泛,自我约束力,自我思考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本的礼仪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本的责任感,等等。”可每次考试一结束,一旦发现班级有些学生成绩十分不理想的时候,我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会找学生聊天。让我感到痛苦的是,谈话的内容大都围绕成绩展开。每次谈话,我都感到很无力,不知如何跟学生说。因为,我会担心学生认为我说是一套,做是一套。可没法子,我时常自圆其说地与学生分析考试的成败得失,挖原因,找对策。每次谈话之后,我的心是空空的。
其实,我讲的内容,无非与开头的母亲一样,本质上都是劝说学生要有上进心,不要服输,争取下次考好云云。
我有时就想,一个孩子,一直在不是你比我强,就是我比你强的环境里成长,时间久了,就会在他们的内心里形成一种最为基本的生存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恶性竞争思想。
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三种生存哲学,一种是你死我活,一种是你死我亦死,还有一种是你活我亦活。我们的校园,似乎一直在制造一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以前一个班主任介绍治班经验时说:“一个班级只要有几只狼,学习就带上去了。”这位班主任在讲的时候,我就在傻想,他的这几匹狼,不知道考进大学之后,会变成怎样的人。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几条雷人的高考励志标语,不妨抄几条:“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个词语的背后,充满杀气和变态,读完让人哭笑不得。校园里发生的这一切,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压力,也让他们只有打败别人,超过别人就是王道。要是学生靠能力可以做到,自然可以;可要是没有能力超过别人,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是羡慕,是嫉妒,还是恨啊?他们又会怎么做呢?是逃避,是退缩,还是想歪门邪道作弊呢?估计都会有。可长期下去,后果自然是惨痛的。最近几年大学里出现“室友投毒”“室友杀人案”等犯罪案件是否与此有关,我不敢妄断,但此中一定有某种联系。
校园里存在竞争机制自然没有错,可人为的增加竞争,扩大竞争,则就有问题了。前几年,我在报纸上看到南方有所学校的门口有一座“狼与羊”的雕塑。我当时就感到这是一种象征,它昭示我们的校园里,充斥的是狼性文化,暗示给学生的就是,你在这个校园里,成不了狼,就只能当羊,成为狼吞噬的对象。在这种“狼文化”里长大的人,走进了社会,将会给社会带去什么呢?这是可想而知的。
还是孩子的父亲说得对,应营造一个良性文化,让孩子懂得尊重对手,在成败面前,要能撑得住,败了不气馁,赢了不炫耀。每个学校,都应让所有的孩子铭记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有了这种思想浸染的校园氛围,才是培养健康人才的绝佳环境。
文/罗宽海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宽海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