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你好!这家店外卖无封签,我多次宣导,均不予理睬。”“收到,我们马上到。”近日,南京市秦淮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支队“秦先锋”外卖骑手志愿者林西(化名)在配送过程中,发现某餐饮店存在外卖未封签的情况,在向商家宣导未见明显成效后,通过“宁食安”小程序上传了相关线索。(12月18日《南京日报》)
当地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后,立即出动执法人员展开深入调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店对配送的直接入口食品,未按要求使用封签或者具备封签功能的食品包装物予以封口。执法人员按照《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七十六条的相关规定,下达当场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同时指导商家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做好封签使用,防止配送过程产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这是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卖商家未使用“食安封签”开出的首张警告罚单,这不仅体现了令行禁止、有法必依,也会让从业者敬畏法律。
近年来,相信很多消费者都看到过类似的新闻报道,有个别外卖员在送外卖的途中,偷吃顾客的食品,或者偷喝顾客的饮料,甚至做出较为极端的事情。被偷吃一点倒是小事,但是食品包装被打开后,存在食品污染的可能,很多顾客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会担心入口食品的安全问题。而“食安封签”的面世,不仅能有效规避外卖食品在送餐过程中,受到有意无意的污染,也能从根源上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除江苏外,浙江、安徽、内蒙古、天津、河北、北京等多地也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可是,这项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外卖商家的经济成本,一些商家会因为经济与时间等原因进行抵制,还有一些地方只是倡议性的条款而非强制规定,使得“食安封签”缺乏刚性约束,再加上不少多消费者没有主动要求商家使用食安封签的意识,以及监管部门的执法不严,导致“食安封签”推行进展缓慢,难以真正落地生根。
首张罚单,虽然仅是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没有任何经济处罚,可能绝大多数从业者根本不在乎,但它的导向意义远远超过处罚本身。这张“外卖未封签”警告罚单,无疑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在“食品安全大于天”的背景下,作为和消费者健康安全紧密相关的餐饮服务商家,“食安封签”并不是商家的“私事”,如果违反禁令未封签,是一种违规行为,需要为自己所犯下过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依法依规,对“外卖未封签”商家进行严肃处罚,不仅能有效推动食安封签落地,有利于行业发展与食品安全,也能让“食安封签”深入人心,形成使用“食安封签”的舆论氛围与社会共识。
处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这张“外卖未封签”罚单,一方面惩罚不按法律法规“出牌”的餐饮商家,一方面也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并借此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安全水平,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