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让“我先说”成为会议上的“封口胶”

来源:红网 作者:陈丁亚 编辑:叶鹏 2013-08-28 00:24: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些领导干部,把讲话作为权力象征,习惯说“我先说两句”,似乎不先讲话就不能体现大权在握,不先定调子会议就会跑偏。殊不知,讲话的时机不对,也会助长不正之风。(8月26日《人民日报》)
  
  会议的召开原本是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开,但在会议上若领导干部提出“我先说两句”,在大家发言之前就定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步调,那必然影响后来发言者的言论,甚至是贴上了“封口胶”,大家必然想,既然领导一开始就决定了的问题,再继续讨论又有何用?所以,“我先说”这话,还真不能随便说。
  
  “我先说两句”不利于民主平等。这不仅仅是一句话,它实则是官本位思想的衍生品。“我先说两句”并不是“先说”那么简单,而是想给会议定主题,插旗帜,实则是一种暗示,暗示这个问题就按我说的这么办,我说了算,听不得相反意见,这实在是个人决定党内重大问题的独断专行的家长式领导作风,严重妨碍党内民主生活的发展。这句话看似是给会议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开场白,但其实是给了有不同意见的人一块“封口胶”,让很多有想法的人不敢说,让很多有异议的人也不敢提,如此往复,民主决策何来?开会召集那么多人来研究问题的意义何在?
  
  “我先说两句”不利于采“众家之长”。很多时候,因为领导定了调、表了态,其他人担心说别的会被当成拆台、驳面子的杂音,宁愿保持沉默,无形中就不敢说。那么领导的“我先说两句”无异是阻断了一般群众的诉说通道,也许有一大堆的真事真情想要表达的群众,却硬生生的被堵在了喉咙里,许多真实的情况、老百姓的真疾苦便一起被堵在了喉咙,无法做到真实民情上达。这样一来,会议解决问题的目的就不能真正达到,不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精明的狄仁杰尚且需要问侍从元芳的意见,聪明的包拯也需要公孙策的头脑,如今的干部又何能不采“众家之长”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有这样一段话:“落实好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程序,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坚决反对搞“家长制”和“一言堂”,坚决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因此领导干部少在会议上讲“我先说”,撕开这层“封口胶”,变“我先说”为“你先说”、“一起说”,让大家都有话可说,这样才可以民情畅达,博采众长,开出更务实的会议,做出更为民的决策,当好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文/陈丁亚

来源:红网

作者:陈丁亚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8/28/31266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