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33个公章”反映出哪些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舒利剑 编辑:司马清 2013-10-04 00:10:19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个幼儿园项目的审批,前前后后竟然敲了133个公章,历时两年。“我们知道审批需要很多环节,但是想不到会这么繁琐。”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丽水,9月29日被当地的电视节目报道了。(《现代金报》10月2日)
  
  1个项目,2年时间,133个公章;这是继武汉一学生为申请助学贷款盖了26个章之后,中国审批“马拉松”的一次“深圳速度”。生活在中国,不论媒体报道抑或坊间传闻,鲜有听闻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笔者揣度,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度,估计这也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从《现代金报》的报道内容来看,“133个公章”至少可以反映出该市政府部门审批执法中的三个问题:
  
  其一,行政审批权力下放有限。由于最终决定权在高层领导手中,中下层执法人员必须层层上报,审批结果出来后再由上层层而下。待到业主得知结果,都不知猴年马月了。审批程序冗繁复杂,徒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其二,行政审批部门职能分散,各部门间又协调不畅。如,在该幼儿园项目中,工程初步设计、建筑设计方案、工程规划许可证这三个环节本可以合并审查,而实际上却由不同的部门审批,徒增不必要的程序,且可能滋生腐败。
  
  其三,为人民服务意识薄弱。明明不需要的证明,却偏偏非要走形式;明明3个工作日可以处理完,偏偏让业主等一个月。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以方便人民为旨归,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消极服务为积极服务。“133个公章”是把“为人民服务”当成麻痹领导、忽悠群众的口号。
  
  今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公布。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文件,决定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公布了其中104项的清单。今年六月份、七月份、九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多次会议中表示国务院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此举的目的之一,便在于解决“办事难”、“公章旅游”等问题。
  
  也许,中央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内容并不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放级别也不一定到县市级政府,但中央政策的精神是很明朗的,即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地方政府须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根据地方情况采取措施改革审批方式,保证政府执政效率,提高其执政能力。“133个公章”的不和谐音符该到此为止了。
  
  文/舒利剑

来源:红网

作者:舒利剑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04/31604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