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漫评丨多做“实绩”少些“痕迹”

来源:红网 作者:田鸿晟 编辑:刘经纶 2025-08-12 16:41:49
时刻新闻
—分享—

c2a24797932f4b08815ac57fce5e5bd5.jpeg

□田鸿晟

工作留痕本是推进任务落实的“利器”,意在规范管理、厘清责任、强化督导,适度留痕可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可溯性,让千头万绪的细碎工作有据可查。

当前,部分地方和单位却把“留痕工作”作为考核的“重头戏”,以“照片”“表格”“台账”等来评判工作业绩,台账要彩打、PPT要炫酷……使得基层干部白天忙着拍照记录、晚上赶着编表造册,导致材料越写越厚,问题却越积越多,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工作实效。

“利器”异化成“枷锁”,究其病因,是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错位偏差,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只顾“造势一时”、不顾“造福一方”,让考核评比成了一场“痕迹竞赛”“数字游戏”,成了一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遮羞布”,完全背离了工作留痕的初衷。

“纸上痕迹”终会消逝褪色,“工作实绩”方能历久弥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上率下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摒弃“以痕迹定优劣”的错误思想,把心思用在解决问题上,把精力花在推动发展中。要甩开“镜头”的包袱,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巷社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矛盾纠纷化解等一线工作,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让基层群众可感知、有所获。同时,要坚决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要求,以实绩为导向,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留痕”工作机制,将考核评价的重锤真正敲在“实”字上,少问“照片有没有”,多问“老乡认不认”,通过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推动留痕回归本质、实干重归“C位”。真正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纸堆”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田鸿晟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56/151957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