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融风险或成金融改革“拦路虎”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叶鹏 2013-10-19 00:04:07
时刻新闻
—分享—
  金融改革可以有效促进金融风险的化解,但是,如果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不加以控制防范,也可能会拖累金融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拦路虎”。
  
  标准普尔15日最新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国内银行的信贷损失可能大幅上升。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虽然在应对中国经济下行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多数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部分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状况甚至会大幅恶化。
  
  按照标普的推测,2012年中国大型银行表内外信贷总的增长率为17.6%,而全国性和大型区域性银行的表内外信贷增长率最高可能分别达25.8%和27.5%。其中,“影子银行”等表外信贷扩张由于更容易规避监管,速度更快,蕴含的风险也更大。
  
  而“影子银行”等表外信贷形成的债务,则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就是说,表外信贷隐含的风险,一头连着银行,一头连着地方政府。一旦真的爆发风险,不仅银行要被拖累,地方政府也要被拖累。
  
  出现这样的结果,责任当然不只在银行,还有地方政府。但是,不管是谁的责任,也不管是什么原因,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是金融改革步入破冰的关键时刻。贷款利率放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银行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改革氛围,也需要有良好的改革环境,不仅要在思维、理念等方面取得突破,也要在秩序环境等方面给予保证。如果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留下的风险隐患过多,就极有可能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影响改革向纵深推进。
  
  要知道,改革本身就会产生一定风险。如果再发生银行风险迭发的现象,使两股风险交织在一起,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也是无法控制的。
  
  而从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以及银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营风险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环节还比较严重。特别是表外信贷增长过快,且监管失控,更会给风险爆发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也许,按照中国目前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办法,即便是推进金融改革,也未必会产生全局性系统风险。但是,局部性风险还是可能产生的。今年6月份发生的“钱荒”,一定程度上,就是风险的局部性考验。如果不是央行及时采取应对之策,这些局部性风险也可能引发为范围更大的风险。
  
  眼下,国家审计署正在对地方债务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和结构分析,结果也会很快公布。但是,能否引起地方政府和银行的警觉,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从地方政府大拆大建以及银行扩大信贷规模的热情看,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身边的风险,没有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正是有这样的心态,才让我们更加为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以及对金融改革的影响感到担忧。
  
  中央一再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特别是金融改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对中国经济“第二春”的尽早到来,是至关重要而十分现实的。
  
  按照标普等机构的分析和推测,以及相关专家的看法,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来自于中小银行。而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极有可能掀起一股整合热,亦即对存在风险的中小银行进行重组和整合。显然,这又与金融改革是相矛盾的。要知道,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设立更多自担风险的中小银行,以更好地为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服务。如果民营银行设立的步子尚未迈出,中小银行的整合却出现了,金融改革还如何破冰前行呢?民营银行还如何应运而生呢?
  
  所以,必须对目前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首先,要适度控制银行信贷规模,避免信贷资金再过快增长;第二,要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用强制手段迫使银行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第三,要强制地方政府建立债务偿还资金,并放慢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将重点放到城镇化建设方面,以缓解银行的信贷资金压力;第四,加快民营银行放开步伐,尽快方民营银行来改善银行结构;第五,对可能出现风险的中小银行尽早采取风险化解措施,避免风险爆发;第六,严格控制“影子银行”等表外信贷业务,防止金融风险体外扩大。
  
  文/谭浩俊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19/317345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