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人能否成为精英要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力作用外,还与自己努力的程度有关。如果说上学期间的座位就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命运,不是千方夜谈就是吹喇叭。
首先是坐讲台旁座位的人是变化无常的,一个人在上学阶段不可能总是坐在那里,坐多长时间才算真的属于“精英座位”上的那一部分,还真是不好说。由于网传没一个统一的标准,衡量起来也很困难,所以这种说法只是一个传说。
网友发的微博也只是“据说坐过讲台旁座位的人90%后来都是精英”,这一说法由于缺乏真凭实据值得怀疑。因为任何结论都必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只有经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这样的结论才令人信服。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一说法显然不靠谱。
什么样的人才算精英,衡量标准也是见仁见智。比如说,省长算精英,那么县长乡长算不算?雷锋、张思德式的人物又该如何计?在这些现实问题都没有弄清楚之前,抛出“精英座位”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徒增笑耳。
不可否认的是,有的人之所以成为精英完全是靠家传的结果。比如像官二代,富二代,即使他们在读书时与“精英座位”无缘,但也不影响他们成为日后所谓的精英人才。又比如,像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子当保安,这些人当初是精英,后来又该如何评说。
所以,公众对讲台旁座位成“精英座位”的说法不妨一笑而过,这种说法如同前几年网上流传的,孙悟空的出生地在山东威海,西门庆的故里在安徽黄山一样,无非是好事者杜撰出来的噱头,博人一乐而已。
假作真时真亦假,对此不较真,生活中若是非要弄出个非“精英座位”不座,或者花重金买“精英座位”,只会贻笑大方。
文/郭双年
来源:红网
作者:郭双年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