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以公众不识施一公

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钱夙伟 编辑:易木 2014-04-04 15:17:23
时刻新闻
—分享—
  北京时间3月31日晚上11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上,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荣获了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这一个奖项对于施一公教授,还有对于中国科学界是一个荣耀,尤其是在当下,当人们的目光更多地锁定在娱乐界和娱乐新闻的时候,我们觉得更有必要拿出一整期节目对于这样杰出的科学家表达我们对他的致敬。(4月3日央视《新闻1+1》)
  
  爱明诺夫奖是一个多学科的奖项,是物理、化学、矿物学及做晶体机构方面的最高奖项。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跟诺贝尔奖有一个很接近的联系”。然而,这样一个应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奖项,据央视调查,问公众“你知道施一公这个人和他的研究领域吗?”不知道的超过了七成,将近八成。
  
  而据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北京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1180名学生的一个调查,长大以后最喜欢从事的职业,第一名是企业家,然后是歌星再然后是影星,科学家只排到了第七。央视主持人因此感慨:“这让我们想到,一个国家一定要有很多孩子长大希望成为科学家,这样的国家才有一个更加有创新的,更加闪烁的未来。”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科学家受冷”现象,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认为,应该加强对科学工作者的宣传,加强科学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宣传,从而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确实,处于多梦年龄的年轻人,追星本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特征。然而现在引导他们追星的,却是流行的通俗影视,是包装炒作艺人的媒介。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年轻人对歌星影星非理性的迷恋追逐,甚至走火入魔,“科学家受冷”也因此不可避免。
  
  然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当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无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更迫切地呼唤着科学和知识的引领,全民的创新精神几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这显然离不开培育全民的科技热情。
  
  尤其对于青少年,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的兴趣,树立当科学之星的理想,既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动手能力和严谨精神,不仅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如果进而造就他们成为科学之星,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则更为需要和迫切。
  
  无疑,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倡导一种学习和探索科学的氛围。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某种意义上,科学正是我们的“天空”。让更多的人“关注天空”,维系着我们的未来。也因此,但愿施一公的获奖,能点燃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科学激情,让更多的人认识施一公,成为“施一公”。
  
  文/钱夙伟

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钱夙伟

编辑:易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