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日从北京市经信委获悉,自9日起该市启动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以来,已有130余家工业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停产减排。列入应急停限产名单的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立即启动了应急方案,按照《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业分预案》的要求采取停产措施或限产减排30%以上。还有26家企业主动实施停产、减产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10月11日新华网)
每到秋季,华北等北方地区开始进入取暖供暖期,而干旱少雨的天气也便于建筑和交通行业相关建设项目的开展,空气污染指数提高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此前几年,秋冬季节也经常上演雾霾天气。可以认为,包括北京市在内,北方地区很多地方应当对这个时期的空气污染导致的雾霾,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
尽管如此,这一轮雾霾的到来,如此突然,如此严重,也仍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去年9月2日,《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发布,从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重污染应急、措施保障等6大方面细化分解了84项具体任务。北京市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紧锣密鼓开展了一年,依照计划还要按部就班再开展三年,相关政策举措落实的情况怎样,究竟是否有效,这些疑问必然会因为严重雾霾的来袭而再度提出。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和北京市有关方面应考虑到这一轮雾霾到来,给北京市民带来了无法淡化、清除的惊惧和压力,对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开展情况作出说明,要明确解释为什么仍然无法避免、无法准备预报雾霾天气。
已持续75小时的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已于11日晚解除。终结此轮空气重污染预警的因素,包括11日当天冷空气陆续抵达北京市区,北京市区及廊坊等周边城市采取的交通应急管理措施,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应急停限产等。公众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上述因素中,究竟除了“靠天驱霾”,其他举措对于降低空气污染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一些环保和气象部门的官员、专家在出现空气严重污染及恶劣天气时,热衷谈论天气等客观原因,而在强冷空气会驱散雾霾等严重污染空气之后,又会将污染清除归功于人为行动。这当然是荒诞而不负责任的态度,相关的解释也越来越无法取信于民。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和北京市有关方面应当就此严格全面的科学监测分析,如果确实证实在不能获得强冷空气的“支援”的情况下,人为治理很难真正改变严重雾霾,那些被写入应急预案的临时举措——比如关停部分工业企业、强制另一些工业企业和所有建筑项目按照最严格的排污管制要求运作,就应该事先常态化运行,及早出台更为严厉的城市交通限行等管制措施。绝不能每次都等到雾霾来临,已经让广大市民深受其害,有关方面再心急火燎地应急应对。
当然,如果有关方面坚称不必实现应急举措的常态化,按照现有的治理方案计划,也可以起到预期作用,不仅需要对10月9日-11日雾霾期间采取的停产减排等举措的效力,给出令人信服的阐释,而且还应该就今年秋冬两季以及明后两年的空气污染作出明确判断,承诺一旦再度出现严重雾霾即启动问责处理。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